联系人:
手机:
电话:021-62669626
传真:021-66307555
E-mail:@mileM6guanwang.com
Q Q: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金勺路168号24幢
《德州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为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指《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需启动Ⅰ级、Ⅱ级响应级别的突发事件,不含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条例》《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与发展,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坚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精准治理。坚持底线思维、有备无患,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持续推进。坚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抓机遇、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协同推进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安全风险,预防和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到2030年,建成平战结合、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特色鲜明、全面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现代化应急保障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突发事件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08以内,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比例控制在0.8%以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患收治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感染率和病亡率大幅降低,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有效处置率100%。
——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公共安全风险在线级地震能力,重要河道重点河段达到国家规定防洪标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各类安全风险精准识别、整体监测、实时感知、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控。
——应急指挥体系权威高效。应急通信公专网融合率达100%,安全韧性和抗毁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县两级建成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系统,7×24小时应急指挥高效畅通;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灵敏、协同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实现突发事件应对的统一指挥、科学决策、精准处置。
——综合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各类应急防御和应急救援力量发展壮大;应急防御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紧急救援装备水平显著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用物资按日均消耗上限不少于1个月储备;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规范处置率达98%以上,重大灾害事故实现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阻断道路抢险抢通能力明显增强;12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支撑更加稳固。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和预案体系健全完善,应急演练常态化、实战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创建安全发展标杆城市、综合减灾标杆社区;基层网格化管理更加规范,城乡公共安全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健全。
——公众安全文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系统完善的公众安全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功能完善的应急实训基地和科普教育场馆,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大幅提高,社会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提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德州特色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全面有效防控和应对,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8.救灾物资储备满足启动二级以上响应人员紧急转移安置需要,12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9.优化市、县两级粮食储备体系。市主城区建立不低于15天市场供应量的成品粮油(含小包装)储备。
13.传染病救治机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传染病防控队伍进一步加强。
26.城市、县城常住人口人均有效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建成一批应急实训基地和科普教育场馆。
全市突发事件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1以内,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比例控制在1%以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患收治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感染率和病亡率大幅降低,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有效处置率达100%。
——建成市、县两级和有关部门(单位)应急指挥平台和现场移动指挥平台,并衔接省级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形成覆盖全领域、贯通各层级的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完成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实行全方位、全辖域、全行业、全领域、全流程、全周期检查,做到风险隐患排查全覆盖。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危险工艺装置全面实现自动化控制,全市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加强全市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建立安全隐患台账,落实安全隐患和事故直报制度。
——新建一批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演练实战化、常态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加强应急管理方向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宣传推广一批公共安全领域技术和物资装备的应用,应急通信基本实现终端便携化、车辆轻型化、传输无线化、指挥平台机动化。
——建设一批市级综合性、专业性应急物资储备库,生活保障类物资政府实物储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实现动态平衡,建成分级分类管理、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应急运输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阻断道路24小时内应急抢通率明显增强。
——基本构建形成统一高效的大疾控体系,强化市、县级疾控中心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传染病救治机构和集中隔离场所布局,救治能力明显提升。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基本完善,实现重大灾害事故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
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
构建由应急管理指挥机构统领,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当地军事机关有效参与,统一指挥、分类处置和专家支撑协调一致、有机衔接的应急指挥系统。
(1)统一指挥。按照“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纵横联动、平战结合”的要求,市县两级建立应急管理指挥机构,负责研究决策应急管理事项,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各项工作落实,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乡镇(街道)根据需要设立相应工作机构。
(2)分类处置。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分领域统筹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修订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市减灾委员会、市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等专项指挥部建设,组织开展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分级负责。实现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工作体制,明确市、县、乡三级应对事故和灾害的事权划分。落实灾区统一指挥防灾减灾、事故救援、灾害救助等应急处置责任。完善全市灾害信息上报体系建设,实现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
(4)专家支撑。建立应急专家委员会制度,分领域组建专家团队,设立首席专家,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和技术咨询,组织开展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与情景推演等工作,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以市级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以县级和专项领域指挥中心为节点,加强与省级应急指挥中心衔接支撑,建设覆盖全领域、贯通各层级的现代化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实现应急指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1)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市县分级建立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为本辖区内常态下的应急管理和非常态下的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信息集成、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技术支撑。建设全市统一的“应急管理一张图”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为各级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基础信息和指挥调度技术支撑。
(2)分领域应急处置平台。发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领域应急信息系统作用,强化消防、应急、水利、气象等领域信息化系统建设,扩充完善监测预警、风险分析、应急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模拟演练等功能,实现与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对接联通。
(3)现场应急指挥平台。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需要,加强市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建设,完善指挥部功能,实现现场指挥与指挥中心的协同与信息互通。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实施扁平化管理,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现场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统筹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组建现场技术支撑团队,强化现场指挥部人员、装备配置,配备应急指挥设备、应急通信设备、现场侦测设备、必备应急物资、单兵装备等,满足现场应急办公和指挥救援需要。
(1)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涉灾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健全工作规程,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成效。
(2)完善灾情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涉灾部门和各种救援力量之间的信息沟通,强化事故、灾害、灾情全过程管理。完善事故灾害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舆论正确引导,确保公众知情权。
(3)完善社会力量协同机制。培育扶持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开展各类应急队伍联合培训和演练,强化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完善区域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参与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应急救援联盟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开展区域间应急合作,推动应急资源共享,发挥区域联动优势。
(5)完善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军地抢险救灾领域协同配合,健全应急指挥协同保障,进一步提升军地联动应急抢险救援效能。
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强化源头防范治理,完善公共安全风险普查和监测预警制度,构建覆盖各领域的公共安全监测网络,增强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测预警能力,不断完善防控措施,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1)风险隐患调查。分行业分领域开展综合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摸清各类风险隐患底数,确定风险区域位置,分析历史突发事件案例,建设风险隐患数据库,并积极推动风险评估标准的应用,结合事件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性,合理判定风险等级,绘制风险一张图,加强风险动态管理。
1.自然灾害领域: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综合减灾能力调查,编制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区划图。
2.事故灾难领域: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加强城乡公共安全风险调查,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城市综合体、重要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风险调查,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和职业健康风险识别。
3.公共卫生领域:拓展疾病监测种类,加强传染性疾病信息收集,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调查。
4.社会安全领域:扎实开展排查暴力恐怖事件、件、个人极端事件、安全事故等四类风险专项行动,开展专项和区域风险调查。
(2)风险监测和信息集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加强重点区域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测技术手段,构建物联感知、视频感知、全民感知的感知网络,建立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的风险监测模式。强化公共安全风险监测和数据规范化管理,集成各行业领域风险监测信息,推进涵盖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社会公众的公共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加强监测信息汇集、储存、分析和共享。
1.气象:完善天地空相结合的网格化、立体综合观测系统,强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建设,健全市县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
3.农林:建立全覆盖的有害生物、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完善动植物检验检疫和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网络。
4.洪涝:加强黄河、水库、骨干河道的监测,建设完善水库及骨干河道洪水预报系统,完善重点区域防洪工程监测预警平台,完善水文气象及水库调度信息共享平台。
5.生态环境:完善环境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强化重污染天气、重点流域水污染等重点领域监测预警与防控。
6.工矿商贸:加强企业远程监测、自动报警设施的配备使用,建设完善重大安全生产风险综合监测系统,强化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
7.交通:加强主干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等交通安全信息监控能力建设,加强对公共交通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大客流监控。
建立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定期开展公共安全风险研判,完善联合会商机制,动态掌握公共安全形势。针对重大风险、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建立跨部门联合值班会商制度,提升综合分析研判能力。加强灾害预测分析模型的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关联分析,科学研判突发事件的强度、灾害等级、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及可能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提升巨灾预测分析研判精准度。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提升重要设施防灾能力,完善防范措施,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1.城市内涝:加大城市防洪排涝和城区河堤巡查,加强海绵城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内涝灾害防御水平。
2.水利工程:对黄河、漳卫新河、徒骇河以及运河等主干河道,开展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提高水利工程防洪能力。
3.地震:严格执行城乡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抗震设防技术标准,强化高层建筑抗震防灾措施,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全面加强城市各类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
4.地质灾害: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强化地质灾害工程防范措施,实施避险搬迁工程。
5.生态修复: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努力恢复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6.公共设施:严格执行重要建(构)筑物、超高建(构)筑物及人员密集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城市房屋除险改造,积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提升房屋灾害防御能力。
7.煤矿:加强瓦斯治理和水害治理科技攻关,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开采。
8.化工:强力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危险工艺装置全面实施自动化控制,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9.非煤矿山和工商贸:持续加强非煤矿山、冶金、建材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推进安全智慧矿山建设,着力化解油气增产扩能安全风险,深化煤气、高温熔融金属、粉尘防爆、加热炉、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
11.道路交通:加强“两客一危”、校车、公交车、桥梁隧道等安全隐患治理,加大道路路面安全管控力度,加强公路交通附属设施运营维护。
12.统筹做好学校、幼儿园、医院、敬老院、超市、居民区及食品药品等方面安全管理工作,提升规范相应监督、管理、监测、应对能力。
优化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多灾种、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1)风险预警。开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风险调查和分级分类评估,推动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的标准应用,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影响程度。健全预警发布制度,明确预警级别标准,规范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和流程,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精准度和时效性。
(2)风险应对。建立风险分级应对机制,针对预警级别,分级启动应急响应和应急机制,落实风险应对责任,科学采取应对措施,全力开展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3)宣传引导。加强权威信息发布,第一时间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及时播发应急救援信息。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加大舆情研判、处置力度,做好辟谣工作。
(4)灾后重建。健全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完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做好灾情报告、核查、评估工作。及时开展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全力做好饮用水、粮油、蔬菜、电力、运输等保障,尽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制定完善落实灾区扶持政策,加快损毁工程修复,推进灾区重建工作。
理顺应急物资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政府储备为基础,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社会化储备为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快速调运机制,构建应急物资智慧化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
(1)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应急物资管理保障体制。
(2)管理机制。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协调职能,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制定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目录,明确各级各部门应急物资管理、储备范围和权限,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保障工作运行机制。
(3)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评估和应急物资生产调度、采购、储备、管理、调配、运输、回收、报废等各项制度,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保障制度体系。健全应急物资紧急征用和补偿等制度。规范捐赠物资管理和使用。
(1)储备计划。分级分类评估应急物资需求,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科学确定各类应急物资政府实物储备、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和社会化储备的比例及数量,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布局。
(2)政府实物储备。按照统分结合和仓配一体化模式,优化提升仓储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市县应急物资储备库、专业防御物资储备库、部门专业物资储备点和区域库点建设。依托专业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储备。拓宽应急物资采储渠道,加强政府储备物资管理,强化政府物资储备和管理情况督导检查。
(3)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全面系统开展重要应急物资区域产能布局调查,优化重要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布局,健全应急物资生产、供销企业名录和重点企业储备数据库,建立完善平战转换机制,增强应急转产能力,畅通应急物资生产供应渠道,实现产品储备与产能储备相衔接,确保极端情况下应急物资峰值需求的生产供应。
(4)社会化储备。建立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制度,统筹利用企业、个人仓储设施,采取协议储备、协议供货、委托代储等多种方式,实施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强化宣传教育,鼓励、引导、指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5)物资要素配置。加强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储备、供应等要素配置能力。完善应急物资数据库和快速调配、采购机制,优化重要应急产业布局和产能保障,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规范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日常管理、轮换更新制度,并及时采购补充新物资,充分利用储备资源,发挥储备物资循环利用和服务效能,避免资源浪费。
(1)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做好与省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的衔接应用,全面采集和监测全市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实现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调配、使用、回收及募捐等全过程智慧化管理。
(2)储备库智能化。实现各部门储备库、应急物资、装备等信息的动态更新、统一汇聚和展示,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实施全周期动态监测预警,促进应急物资储备库智能化升级。
落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总量计划,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含小包装)储备库存,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推行科学储粮、绿色储粮,强化信息化管理和地方储备粮动态监管,完善粮食监测预警机制。
发展壮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服务管理,协调发挥、武警、民兵等力量应急救援作用,推进民兵应急力量与地方专业应急力量统筹建设运用,构建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专业力量协同、社会力量辅助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实战化常态演练,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1)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健全指挥机制,优化力量布局,增设城镇消防站点,提升建筑、地下工程、城市综合体等专业灭火救援和地震、水域、洪涝等多灾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推进消防救援队伍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转变。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构建“地方队”与“国家队”优势互补、力量互通、紧密衔接、集约高效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
(2)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现有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增配专业救援装备,提高专业救援能力。依托具备一定能力的企业专业力量、医疗卫生机构,在事故救援、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道路抢险、紧急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控等领域,新建一批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现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全面覆盖重点行业领域。
(1)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运等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鼓励、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依托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动员化工、通讯、电力、供水、供气、运输等行业企业,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协助做好本行业企业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与应急救援工作。
(2)社会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我市突发事件特点,依托应急救援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和部门,组建社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特种专业应急救援任务。鼓励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动员社会力量,按领域分专业组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
(3)村(社区)力量。推动村(社区)建设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微型消防站和应急救援站,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装备。组织动员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基层应急队伍,发挥其在公共安全信息报告、先期处置、自救互救、人员转移安置等方面的作用。
(4)志愿者队伍。鼓励、支持、引导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重点扶持蓝天救援队等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潜水、绳索、破拆等特殊技能人员比重。
(1)应急救援实训基地。加强危化品事故救援、地震灾害救援、防汛抗旱、工程抢险等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各类救援力量同训共练平台。加强与军队、社会训练场所合作,满足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培训需要。
(2)培训演练。结合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特点,加强日常训练、应急演练、技能比武、技术交流等。加强军地抢险救灾领域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武警、军队非战争行动力量与区域性救援队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类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的联调联战联训,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1)制度保障。强化政策支持和督促指导,加快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加强队伍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尽快出台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完善应急救援队伍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检查考核、评比表扬等各项规章制度。
(2)政策保障。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免责、道路免费通行、损失补偿等各项机制,落实为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伤亡人员评残评烈、家庭抚恤等各项措施。
(3)信息化支撑。把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基础信息纳入各级各相关部门、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应急救援队伍日常管理考核和应急救援行动管理、指挥和调度的信息化、可视化。
加快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着重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到2030年,建成功能齐全、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科学高效的应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1)监测预警防控。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应用,强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健全各级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日常和应急监测网络,加强全市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完善疫情信息收集、上报和预警机制,建立智慧化的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提高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水平。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加强传染病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大数据运用,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警、决策、防控能力。
(2)基础设施。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配齐医疗设备,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能力。加快推进重大疫情快速反应救治能力建设,推广中西医协作机制,优化传染病救治机构布局,加快推进硬件医疗设备达标。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快我市传染病医院达到三级传染病医院标准。县级医院具备在疫情发生时迅速开放传染病病床的能力。
(3)联动协同。加强对疾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完善多部门卫生应急联动机制,统筹做好疫情期间疾病治疗、物资保障、交通运输、生产运行、治安维护等各项工作。强化鼠疫、霍乱等甲类传染病以及乙肝、结核病等发病率较高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下的各项应急准备。强化市县联动,加强日常演练,完善跨部门、跨领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县区差异化精准防控和精细化管理,把防控措施细化至村(社区)。以村(社区)为单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加强村(社区)等基层联防联控能力建设,实行网格化管理,筑牢群防群治防线)人才队伍。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卫生防疫等队伍建设,为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配备能够满足公共卫生工作需求的应急人才。健全各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提高灾区卫生应急处置和预防控制能力,保障灾区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公共卫生科研创新,加快推动疫情防控、健康促进、临床诊治、医防融合、医疗装备等领域技术研发与应用。
(2)院前急救与转运救治。推动院前急救机构装备标准化建设,组织开展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实现各类重大灾害事故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目标。优化大灾和极端条件下的现场紧急医学救援力量装备配置方案,配备配齐医疗设备,完善配套设施,强化远程投送能力和保障能力,打造立体化紧急救援网络。
(3)现场紧急处置。分类建立应对典型突发事件的医务人员、急救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资源配置方案,实现功能的模块化、单元化,提升现场紧急处置能力。
(1)灾后疾病防控和服务。健全灾后疫情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实施干预措施。加强灾后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探索推动将灾后心理健康治疗纳入救灾工作体系,加强心理支持和精神卫生干预,开展受灾人群心理应激救援工作,确保重大灾难后有需求的受灾人群获得心理救助服务。
(2)灾后医疗康复。发挥医疗院校、科研单位、医学平台及企业的作用,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快康复医学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康复专门人才,推动我市医学康复、社会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康复体系建设。
(2)强化运输保障功能。充分发挥物流企业大数据服务优势,实现基础数据的互联互通,加强公路、水路、铁路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实现重要物资流转和配送不断链,确保应急物资运输“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畅通高效。
(3)加强运输资源整合。探索发展大车队运营、挂车租赁共享、长途接驳甩挂、多式联运等新模式新业态,提高应急物资运输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整合现有客运资源,利用城市公共汽车以及有资质的营运客车,建立应急疏散车队,完善指挥调度联络和协调机制。依托当地骨干道路货运、物流园区、邮政快递等企业,研究建立应急运输保障重点企业名单制度,提前做好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社会动员机制,畅通军地应急物流相互支援渠道。
(1)公路运输应急保障。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强化路网、桥梁等重点设施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及时消除公路运输安全隐患,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公路运输应急保障队伍建设,依托有实力的运输企业,组建2—3支市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队伍。提升阻断路桥快速恢复畅通能力,组建1—2支市级交通工程抢险救援队伍。
、路段信息、公里桩信息、桥梁信息、站段应急保障能力信息、轨道信息、路况阻断信息、路段设备养护单位信息、平交道口信息等,为应急救援运输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1)通行保障。不断完善应急运输“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加强部门间有关数据的全面归集、交换共享,积极应用应急运输调度平台,完善交通管控条件下的分区分级、大数据跟踪等精细化管理方式,确保应急运输通行、调度便捷高效。加强城乡末端通行管理,保障各类生活物资、重点生产物资、医护及救援人员应急运输的高效畅通。
(2)应急运输储备调运。按照“一份资源、多方使用”的原则,建立政府统一规划、企业积极参与、救援给予补偿的交通运输储备调用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应急物资现场管理作业,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调运机制。
(3)应急运输保障预案。根据交通运输部门工作职责,制定运输保障工作预案,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畅通沟通联系渠道,为应急物资快速调运提供科学、合理、有效保障。
(4)加强物资中转站建设。建立完善我市应急物资中转调运体系,制定应急物资中转调运实施预案,建设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应急物资中转站,加强部门协调,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发挥中转站信息发布、物资调运、公共配送等综合职能,确保重大突发事件情况下,各项应急物资中转有序、调运及时。
(2)指挥信息网。建设面向指挥决策部门、应急救援队伍等特定用户的信息网络,为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现场救援、音视频传输、大数据分析等提供信息通道。
(3)卫星通信网。使用北斗导航卫星、天通通信卫星、高通量卫星等通信资源,拓展应急卫星通信网应用。
(4)无线G为主的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和以数字集群、无线宽带网、无线自组网及短波通信等为主的专用网络,采用“公专互补、宽窄融合、固移结合”的多维组网形态,科学合理统筹配置通信资源,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语音、图像、视频、数据的高速传输、时间校对和位置服务等各类需求。
(5)电子政务网。提高电子政务外网的接入带宽,满足政府各部门业务专网转移到电子政务外网的需求。加快电子政务内网向县乡级延伸,提高电子政务内网承载和处理涉密信息能力。
(6)互联网。加强互联网应急保障承载能力建设,完善互联网在企业风险管控、公众信息服务和政府监管等领域的支持和服务功能。
(1)应急通信装备。全面改造升级公网应急通信装备,实现终端便携化、车辆轻型化、传输无线化、指挥平台机动化。利用5G通信网络,扩展全市天空地全时全域的公网覆盖。提高公共安全热点场所4G/5G应急基站车的配比,推广无人机基站和小型化基站的应用。加强公网与各大专网及数字集群的语音通话互联互通建设。
(2)公网保障能力。加快市级应急通信基地建设,配备必要的场地、车辆、装备、专业人员,储备必要的保障器材,进一步提升区域通信网络保障能力和水平。
(3)特殊场景应急通信保障。推动通信终端向智能化、模块化、便携化发展,补齐单兵通信设备短板,提高日常通信盲区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保证在地下空间、化工事故现场、地质灾害现场等信号屏蔽严重区域,快速建立前方通信枢纽,满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置通信保障要求。
(1)应急通信协作机制。建立重大灾害事故现场通信协作机制,通信运营商与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应急通信协作机制,遇有重大灾害事故,遂行出动、协同作战,保障现场通信畅通和指挥调度网专线)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加强联动协调和备勤备战业务协同,开展跨行业队伍联合训练演练,检验实战中各通信要素实时运行情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大灾情况下通信网络故障快速预测预判、快速修复。
(3)应急通信保障设施。加强应急通信供电设备、配套设施、备品备件、装备物资等建设和管理,提高现场持续通信保障能力。推动先进通信手段与传统通信手段有机结合,发挥简易通信手段应急处置中重要辅助作用。
(4)应急通信网络安全。提高通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保障通信网络安全畅通,防范网络攻击,堵塞安全漏洞,避免发生大面积网络瘫痪事件。通过双设备、双链路备份冗余等手段,强化事关民生民安关键网络的安全保障。
加强应急装备产业基地和工程平台建设,开展公共安全相关技术研究及危化品应急救援技术攻关、装备生产、应用示范,加强公共安全领域社会化技术服务,提升应急保障科技装备水平。
(1)成果转化。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健全全市产学研机制,探索建立科技创新研发、成果应用激励政策,逐步推广一批适用污染防治、应急装备、监测检测、卫生防疫等先进技术成果和工艺设备,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先进指挥通信、轻型智能机械等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推广应用。
2.监测预警预防技术:风险隐患检测监测技术,突发事件监测技术,灾害趋势预测预报技术,预警信息发布技术。
3.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泄漏应急处置技术,中毒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火灾和爆炸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
4.综合保障技术:突发事件全过程评估技术,突发事件仿真模拟和应急演练技术,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平台技术。
(2)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升级。立足我市应急救援需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引入应急装备生产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促进产品标准化和系列化、园区专业化和规模化、产业协同化和高端化,提升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我市应急物资、安全文化教育等相关企业发展升级。
(1)装备产能保障。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协同,促进应急装备产业集聚发展。
(3)通用应急装备。逐步发展突发事件现场保障和生命救护等方面通用应急装备,加大无人机、救援机器人、现场指挥调度应急终端、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等全方位、多样化的智慧装备配备和使用。
(4)个体防护装备。逐步推动应急产品消费观念转变,科学引领生产经营单位、家庭、个人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研发和生产逃生、避险、防护、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应急防护产品,大力普及个人应急防护装备。
(1)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引导企业委托购买技术服务,有序扩大服务市场需求。利用省级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服务需求和供给资源的共享对接。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发展壮大服务力量,提升综合服务支撑能力。
(2)社会化服务供给。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强培训教育、安全评价、检验检测、隐患排查等技术服务,推进风险监测、应急救援、灾情评估、生活救助等社会化服务。在消防安全、工业安全、城市安全等重点领域,探索保险机构参与公共安全新模式,发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灾害民生保险等保险服务。推动文创企业参与我市安全文化教育、应急体验培训基地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构建完善契合市情、民情的安全文化教育体系,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3)社会化服务管理。推动技术服务标准的实施与应用,逐步建立全过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公示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强化自治自律,加强政府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
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安全文化素质,进一步整合基层应急资源,增强基层基础应急保障能力。
(1)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传染病防治、生物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大应急管理普法、执法力度,推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强风险防控、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社会防控、应急物资、调查评估等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执行。
(2)预案体系。完善覆盖全灾种、各行业、多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桌面推演和实战化、常态化应急演练。各级政府制定社会应急演练计划,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至少每年举行一次有关部门联合参与的综合演练,增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高危行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其他企业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强化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1)统一规划设计。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坚持需求引领、集约共享,强化保障措施和指导督促,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3)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围绕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和政务管理五大业务域,开展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网络体系,纵向贯通市县乡三级节点、并延伸至村(社区)和个人,横向融合各相关部门(单位)、行业领域,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1)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开展全方位、常态化的公共安全教育,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持续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加强各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持续开展危机意识和防范应对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提升应急宣传的专业化水平。推进公共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重点推进公众现场应急处置和技能培训,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应急管理培训考核。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考核体系建设,规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建设一批管理规范、技术过硬、作风扎实、服务优质的专业服务机构。采取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办学和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加快培养具有较高安全意识、较高操作技能的工人队伍,有效缓解高危行业产业人才缺失的问题。
(3)应急科普场馆建设。依托培训基地、科技场馆等场地设施,建设功能完善的应急科普基地。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安全体验教育基地。鼓励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网上科普宣教平台和应急虚拟体验馆。
(4)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科学布局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市县两级统筹规划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和建设,规范应急避难场所维护、管理体系,统一标志标识,避免和减轻次生、衍生灾害,并完善物资储备、应急医疗救护、应急广播等设施建设。
(1)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时在应急救援中建立临时党组织。建立以乡镇(街道)为重点,以村(社区)为基础,以综治中心为平台,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基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加强重大安全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深化乡镇(街道)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和村(社区)应急服务站(点)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深入推进综合减灾社区建设工作,提高村(社区)应急规范化水平。开展安全发展城市建设工作,提高城市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基于应急管理业务需求,配套建设我市天地一体、全域覆盖、全程贯通的应急通信网络,汇聚全市城乡运行数据信息,聚焦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领域的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运行分析研判、预测预警的指挥调度等功能,构建应急管理数据支撑体系,开发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应急决策支持和政务服务五大类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安全可靠的运行保障体系,全面构建系统化、立体化、智慧化的全市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并与国家、省级信息化系统衔接,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中心,设置风险监测厅、视频会议厅、预警发布厅、决策会商室、综合保障室等,应用全市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开展公共安全风险全要素、全过程监测、研判与预警工作。具备公共安全风险快速识别、信息沟通与实时共享、综合风险评估、风险防控、预警信息发布、物资配置与调度等功能,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式,建设市县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根据省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和有关要求,录入全省统一的应急物资信息资源库,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库智能化管理水平。统筹各类应急储备物资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一批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及医用应急物资等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库,保障应急物资转运、临时存储工作。加强德州铁路战备储备库建设,提升铁路舟桥抢架与铁路桥梁桥墩应急抢修能力。
完善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推动应急救援力量装备配备现代化。结合全市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以及医疗卫生、防汛抗旱、通信通讯、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等应急救援力量,重点加强无人机监测、快速搜救、大功率快速排水、救援机器人、高层楼宇灭火系统等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应用配备,加强更新、改造、维护,大力提高应急装备配备水平。
采取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统筹各县(市、区)科普和体验式场馆资源,大力推进应急科普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县、乡两级结合实际建设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应急科普场馆,优化运营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应急避险、逃生自救、居家安全、防震减灾、公共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等科普教育,为应急管理人员、专业救援队伍、重点岗位员工、社会公众等提供实训演练、应急避险、逃生自救、安全培训等服务,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开展全市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各灾种风险、多灾合一风险、跨灾种演进风险和隐患底数。建立全市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综合防治区划图,掌握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抗灾能力。开展城市内涝隐患排查,每年汛前对易积水地段及外排河道、沟渠进行排查,对各重点防汛泵站、涵闸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加大积水警示系统排查维护力度,消除下穿式立交桥等重点地段风险隐患。加强排水辅助设施隐患排查,确保排水通畅。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强化林业生态修复保护。实施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重点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地下水生态脆弱区治理与修复、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生态化绿色化建设。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山区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开展骨干河道和重要水源地生态修复治理,因地制宜选择岸带修复、生态护坡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河道生态功能。采取水生植物、草灌乔相结合方式,建设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运河岸线绿色生态廊道,实施滨河防护林生态屏障工程,重点围绕运河沿岸,打造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堤岸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加强人工湿地建设与运行维护,推进漳卫新河等生态湿地建设。推动山东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黄河沿岸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包括自临河防浪林至背河护堤地范围内林木、草皮栽植、灌溉方式以及重点堤段景观提升等内容。
开展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工程建设,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加强骨干河道治理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加强黄河安防提升、中小河流治理、城乡防洪排涝整治、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开展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对三干流119座沿河病险涵闸、桥梁实施除险加固改造。加强堤防、水库、重要支流、排涝泵站等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区水系贯通、管网疏通、雨水管网改造、雨水泵站改造提升和集中纳洪调蓄湿地建设,完善防洪排涝设施。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库建设,全面提高城乡防洪排涝能力。
加大地面沉降、采空塌陷、地裂缝、沙土液化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和除险排危。统筹开展地质灾害避险集中安置、工程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威胁人口多、财产损失巨大的,特别是县城、集镇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工程治理;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与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衔接,主动避让,易地搬迁,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
构建天地空相结合的现代网格化、立体综合观测体系,建设本地气象卫星接收站、风廓线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X波段相控阵雷达、微波辐射计等遥感监测设备,按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优化城区自动气象站布局,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量,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强化粮食安全与城市防汛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开发德州精细化气象服务支撑平台,落实气象灾害预警部门联动机制,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切实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推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促进重要项目、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尽快落地见效。
制定全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年度计划,年度计划目标任务与规划充分衔接,每年压茬推进,确保规划有序实施、落到实处。建立全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库,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快实施最急迫、最紧要的工作项目,尽快完善应急医疗、物资、力量、航空救援等保障体系,实现保障能力提升。
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制度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到防灾减灾、防汛抗旱、安全生产、能源安全、信息网络等领域。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完善应急征用、医疗服务、生活保障、慈善捐赠、受灾群体救助、关联产业扶持等政策,为规划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保障,对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工程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探索在一般公共预算中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足额安排预备费,优先保障重点应急物资,特别是药品、救援装备等采购费用,保障当年预算执行中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