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手机:
电话:021-62669626
传真:021-66307555
E-mail:@mileM6guanwang.com
Q Q: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金勺路168号24幢
协会透露,2014年有意愿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消费者比2012年翻了四倍。未来可穿戴设备可能像
据报道,苹果公司最早被外界曝光正在秘密研发的一款智能手表,随后不久,谷歌公司对外展示了带有摄像头的智能眼镜,人们戴上这款眼镜后可以随时查看邮件、和朋友对话聊天。另外,美国运动外设厂商Jawbone已经推出了JawboneUP智能手环,戴在手腕上,就能监测自己的日常活动、睡眠情况和饮食习惯等数据。由此掀起了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发展的热潮,不仅Apple、Google、百度等IT巨头热衷于此,而且英特尔TI美信半导体厂商亦瞄准可穿戴设备的研发与创新,乐此不疲。
在可穿戴设备发展领域中,尤以医疗健康用途的设备最热。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如:帮助医生区分人体癌细胞和健康细胞的护目镜、追踪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智能隐形眼镜、可监测睡眠状态的“魔豆”(外观像项链的智能设备)、可监测心跳和血压水平的腕带、能测量心电图、体温及活动量的T恤等。一份介绍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报告如此描述:将医用监测设备佩戴在身上,让“医生”与你形影不离。
在国内较早生产医用设备产品的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孙茵说,用户日常佩戴可穿戴医疗产品,有利于寻找病因,实现早期防病和早期治疗的作用。很多疾病的早期,是容易治疗控制的。如果初期未能检测出,后期面临病情恶化难以控制的风险更大,同时需要更大的代价。可穿戴设备,与移动医疗的云技术相结合,可以帮助患者在疾病初期发现病因,及时治疗或者提醒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生活环境,从而变治病为防病。例如:心血管疾病,在发病之前,都伴随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如果及时检测到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目的。
以早期心脏检查为例,一次心电图难以捕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但患者又明显自觉有症状的情况下,应该及时进行动态的24小时心电图检查,以记录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心电波形的变化。一般医院里会让使用24小时心电holter(动态心电图)来进行。但是心电holter也多半是佩戴一天,没有起到随时随地测量的作用。而可穿戴医疗设备中的笔试心电仪,因为体积如钢笔大小,有力解决了随时随地测量的问题。
慢性病管理,以及出院后持续跟踪患者康复情况,以提升诊疗水平。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持续跟踪患者后续情况,医生可以动态评价药物的疗效,及时跟踪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在24小时心电图诊断中,能够评价心率失常药物的疗效。对暂时无法痊愈的疾病,如糖尿病,需要进行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控;有些疾病复发概率高,如心脏疾病,需要及时复查以避免病情突变。
个人健康管理,对于亚健康人群,督促锻炼,提高个人体能。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可穿戴设备,是针对一些正常人群的,例如蓝牙运动追踪器,蓝牙脉率表等产品,督促人们进行运动锻炼。这对于普通用户或者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人的健康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孙之妍是一名医生。她说,当前我国处在慢性病高发期,人数多、成本高、需求大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也间接引发了医患纠纷。而她十分看好可穿戴医疗设备:“实时数据监测能让病患在自家就能合理调节饮食和运动,能够减少就医次数以及住院治疗。”
在这一国情下,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专家指出,如今,大部分群体都需要这项新技术,如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正在成长中的婴幼儿,以及注重健康管理的年轻一族。在健康上,人们总是愿意进行投资。据了解,除了家庭用的医疗可穿戴设备外,用于医生护士临床治疗和监测的可穿戴医疗设备也正在陆续研发中。
艾媒咨询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十分感兴趣,59.5%的人们关注运动健身功能、33.3%的人关注医疗健康。那么人们对于医疗可穿戴设备有着怎样的期待?
功能自然是老百姓最关注的。如今在北京工作的小唐,老家的奶奶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时常从老家奔波来京看病。他说,可穿戴医疗设备如果能够帮助老人解决检查数据并上传网络,在京医生可通过网络数据进行诊断,就不用再来回奔波,即便价格高,他也觉得值得。他认为,这一点势必对解决大城市看病难、成本高的问题有益。
时常健身的赵先生曾经用过检测心率的绑带。他说,“开始是绑在胸前,但戴着不舒服,后来绑在腰上,可数据又不准了。”反复几次后,他不再使用。赵先生希望该产品能在保证数据准确以及舒适佩戴上多下下功夫。
对于医疗可穿戴设备,CINB互联网电视营销总经理王浩还有更多的考虑:希望这项新技术在大数据收集分析上能够“更给力”。他说,在中国十几亿人口中,如果有两亿人用可穿戴医疗设备,收集的数据或许可以预测整个中国一代人或者下一代人的健康状况。甚至能够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等各方向的变化。“这就是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真真切切的福利。当然,国家在大数据应用,以及使用者个人隐私方面,应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能够让这些数据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
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前景及需求规模相当广阔,是继智能手机后又一个巨大的“蓝海”。
据消费者电子协会透露,2014年有意愿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消费者比2012年翻了四倍。未来可穿戴设备可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移动医疗、智能医疗等手段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可穿戴医疗设备正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7%。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按照GSM对移动医疗行业测算标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占比约39.83%,预计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可穿戴医疗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消费者对产品不甚了解,持观望态度,认为这些设备并非必需品、价格贵、不太实用。
“能够真正解决消费者的需求是首要问题。”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国内乃至在全球领先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制造商。对于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方向,该公司总经理刘树海给出的答案是:小型化、便携化、智能化,将“可穿戴”变为“想穿戴”。他认为,可穿戴产品的适用人群还是非常广泛的,老中青都有所涉及,这也是科技改变生活的生动写照。可穿戴设备研发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企业在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研发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融入生活元素,更加贴合于我们目前的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帽子、手套、戒指、项链等等,将这些可穿戴检测产品与我们的服饰、衣着结合起来,产品设计更加自然,减少用户的异物感,只有这样具有实用性的设备才会有市场。
他进一步举例说明,中国慢性病人口基数大,病种复杂,很多疾病没能在初期被检测和治疗;经济发展与逐渐提高的生活相伴随的是“富贵病”的出现,肥胖、“三高”群体数量庞大;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医疗需求剧增,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一款可穿戴医疗设备扮演的是儿女的角色;国家医疗资源紧张,可穿戴医疗设备既能释放传统医疗资源,又开拓了新的医疗手段。
例如,老年人使用可穿戴产品,主要是用于进行慢性病的管理及日常常规指标的检查。免去了老年人经常去医院所带来的繁琐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对于青壮年,使用可穿戴产品,一方面可以对个人健康进行管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另一方面要增强可穿戴设备的趣味性,比如可以进行竞争、比赛式模式分享朋友圈。
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成本的降低、消费理念的普及,可穿戴医疗产品必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行业内的企业,我们看好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市场前景。我们也将在这个领域扎扎实实地进行技术研发,打造出适合于市场需求、大众需求、安全有效的产品。”刘树海表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举报投诉
就绪技术兼容。在过去几年中,苹果、谷歌和微软等主要科技公司宣布对最新版本蓝牙技术的原生支持,包括API。这种支持使工程师更容易开发
服务供应商对无线连接青睐越来越明显,以及大众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度日渐增加,
服务供应商对无线连接青睐越来越明显,以及大众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度日渐增加,
血压监护手表,可随时随地监控血压、心率的改变;一个形状不大的传感器植入身体皮肤,使用
逐渐褪去了最初时尚、炫酷的概念,虽然该领域泡沫依旧,但很多人已经开始思考
市场前景及需求规模相当广阔,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超过20亿元,2017年将达到47.7亿元,增速不断加快。是继
发展前景如何?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日前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举行,来自国内的多家行业精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