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C

联系方式

ontact us

联系人:
手机:
电话:021-62669626
传真:021-66307555
E-mail:@mileM6guanwang.com
Q Q: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金勺路168号24幢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中央发文基层医疗设备配置潮来了

点击数:536      更新时间:2023-04-16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县医院、医学医疗中心建设。基层设备配备需求再次提上日程,高端医疗装备短板亟需补齐。

  3月23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基层医疗再次被重点提及。

  《意见》指出,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发展社区医院,健全临床科室设置和设备配备。 强化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传染病筛查、防治水平,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开展居民心理健康指导, 增强乡镇卫生院二级及以下常规手术等医疗服务能力。

  根据人口分布情况, 优化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建设中心村卫生室 ,对人口较少的村可通过巡回医疗、邻(联)村延伸服务、上级医疗卫生机构驻村服务等方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突出县级医院县域龙头地位。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临床专科和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县级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发展急诊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精神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学科,提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诊疗能力,鼓励依托现有资源建立相关专科专病中心。

  此外还提到,推进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结合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合理布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在城市地区网格化布局由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安宁疗护机构等组成的医疗联合体。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医共体内部和医共体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

  通过支持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院和康复医院、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等方式, 增加康复、护理等专科医疗机构数量 。

  就在前不久,财政部刚刚发布了《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其中明确,2023年要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安排财力补助资金1700亿元、使用2022年权责发生制结转资金300亿元,支持地方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重点向县级财政倾斜。

  事实上,今年以来,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订单已经开始涌现,其中不乏大额订单。今年2月,西充县人民医院城南院区建设项目医疗设备购置项目中标结果公布,总成交金额达 4.5亿 余元,采购清单包含超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高端多排螺旋C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

  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也在加强医疗设备配备。3月15日,东丰县东丰镇卫生院的城关医院建设项目(医疗设备采购)公布中标结果, 成交金额达2593万余元,采购产品包括多层螺旋CT、口腔CT、全自动血球仪等。

  据观察, 北京、上海、浙江、四川、湖北、江苏等地的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今年以来相继配备了CT设备,开始提供CT检查服务。 北京丰台区卫今年为直属十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CT设备,上海市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设备配置,其中嘉定区、闵行区计划实现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设备全覆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2023年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2023年要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可以预见,2023年县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将再次升温,基层医疗设备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前述《意见》中提出,要推进医学医疗中心建设。依托高水平医院布局国家医学中心,按规划开展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高医疗服务和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带动全国和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支持高水平医院建设疑难复杂专病及罕见病临床诊疗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医学科技创新与转化平台,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临床专科建设,组建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

  此外,要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加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医药器械研发体系与能力建设,发展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型疫苗、生物治疗、精准医学等医学前沿技术。 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突出医疗卫生机构创新资源聚集平台的作用,依托高水平医疗机构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坚持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强化科研攻关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推进重大传染病、重大疾病等相关疫苗、检测技术、新药创制等领域科研攻关。 努力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加快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高端医疗装备「卡脖子」问题由来已久。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杰孚也提出建议,要加大对危害公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研究及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大对 心血管造影设备、CT、核磁共振、超声设备、加速器、植入起搏器及除颤器 等“卡脖子”产品研发的投入。

  杨杰孚还提出,健全有利于创新设备及药物的激励机制,并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带动企业积极性,使企业发展良性循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防止研发及生产失败后企业无法生存。

  整体来看,全国范围内的医疗能力提升大潮,必然会进一步刺激设备配备需求。针对各级医疗机构的不同临床诉求,企业也需有针对性地推进产品升级迭代,在市场窗口中抢 占先机。

客服头部
021-62669626
021-66307555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