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C

联系方式

ontact us

联系人:
手机:
电话:021-62669626
传真:021-66307555
E-mail:@mileM6guanwang.com
Q Q: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金勺路168号24幢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达实智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点击数:830      更新时间:2023-01-22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是指“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智能物联网(AIoT)是指系统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实时采集各类信息(一般是在监控、互动、连接情境下的),在终端设备、边缘域或云中心通过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包括定位、比对、预测、调度等。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使物联网获取感知与识别能力,物联网为人工智能提供训练算法的数据;在商业层面,二者共同作用于实体经济,促使产业升级、体验优化。目前,物联网正处于连接高速增长的阶段,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9年城市端AIoT业务规模化落地,边缘计算初步普及,中国AIoT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近两年AIoT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0%以上。2020年,伴随着全球疫情的全面爆发,物联网技术受到广泛关注,远程搜集数据、自动化生产、无接触式社区等需求激增;2021-2022年,5G规模商用为物联网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以及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的物联网应用。

  目前,AIoT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公共卫生、智能建造、智慧环保、智慧家居、智慧健康等诸多领域,达实智能基于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平台产品、边缘控制产品和终端应用产品,在建筑楼宇、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为用户提供设备设施和空间场景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智慧建筑评价标准》对智慧建筑的定义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自动感知、泛在连接、及时传送和信息整合,具有自学习、自诊断、辅助决策和执行能力,实现安全可靠、绿色生态、高效便捷、经济节约的建成环境。

  随着城市智慧化如火如荼的开展,推动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借助物联网技术提升智能建筑建设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物联网构建的智慧建筑,可以使建筑内众多公共资源具有语境感知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智慧城市的细胞。近年来,我国发布多项政策促进物联网技术发展,从战略新兴产业、工业信息化、城市精细管理与智慧生活等角度阐述了物联网作为底层高新技术可以有效支撑国家重塑一个智能、高效、节约型社会。物联网催生芯片、传感器、远距离传输、海量数据603138)处理、技术集成以及创新应用等方面的价值创造,以感知终端覆盖到城市各处构成社会系统的神经末梢,进行实时监测、有效管理,实现从生产环境监测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从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到电子政务实时反馈,从城市精细管理到精准提升居民生活智能化水平等社会各方面的价值再塑。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智慧建筑行业总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人民币。未来,随着5G、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建筑行业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市场规模还会逐渐增大。

  达实智能总部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以深圳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将充分发挥开放创新引领作用和区域合作科技交流独特优势,积极汇聚和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快速健康发展。

  智慧医疗是以改善居民健康管理水平为目标,聚焦智慧运营、智慧诊疗、智慧服务、区域协同、智慧健康、智慧养老等业务领域,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形成面向医院、居民、企业、政府的智慧化医疗服务生态体系。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的稳步推进,健康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对于医院医疗水平和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规划实施之后,各项医院高速发展政策持续出台,全国各地医院建设势头迅猛,新、改扩建需求不断增加。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对医疗和疾控体系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在国内,医疗投入大幅增加,以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导的医疗新基建已经开始,各地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医院项目纷纷启动。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29万个,比2019年增加15377个,其中医院数量增加了1040个。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04.4万个。在政策加持下,医院建设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契机,中国医建市场即将进入快车道,迎来更大发展。

  目前,基于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新基建”成为未来时代发展主旋律。“新基建”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预计医院建设产业链将迎来快速发展。现阶段,数字化医院是未来医院的发展方向,而作为医院核心的外科手术室则是重中之重,一体化手术室系统的建设是医院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标志工程,能够增强医院的环节管理,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为打破手术室的“数据孤岛”,医院透过数字化手术室体系,结合云端、先进硬件设备与原有医疗业务,提供完善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展开以病人为中心的智能医疗服务形式。

  基于物联网,达实智能重点为三级及二级医院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数字手术室解决方案,2020年全国三级医院2996家,较2019年增长8.99%,二级医院10404家,较2019年增长7.4%,达实智能重点布局区域的医院智能化及数字化手术室市场前景广阔。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卫星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深度互联和智能融合乘客、设施、设备、环境等实体信息的综合系统,包括了综合监控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综合安防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和信号系统等。2020年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分两个阶段打造中国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到2025年,中国跻身世界先进智慧城轨国家行列;到2035年,中国进入世界先进智慧城轨国家前列并乘势领跑发展潮流。

  “十四五”期间轨道交通保持高景气度,投资稳中有增。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其中包括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

  202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开工线条,分别分布在:成都、合肥、郑州、深圳、沈阳等21座城市,总里程达1110.14公里,车站514座,总投资额达8117.39亿元。据《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发展报告》预测数据显示,2022-2023两年时间将有广州、郑州、上海、南昌、杭州、南宁等49座城市的111条轨道交通线亿元。其中大湾区广州、佛山、东莞有10条轨道交通线路新增开工建设,线亿元,市场仍具备相当容量。

  数据中心被比喻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其对接了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通信网络,也是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通用支撑技术,同时又承载着未来生产要素——数据的计算、存储和交互,是公认的新基建重点方向之一。根据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新型数据中心是以支撑经济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以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为牵引,汇聚多元数据资源、运用绿色低碳技术、具备安全可靠能力、提供高效算力服务、赋能千行百业应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习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十四五”规划纲要从现代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方面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方针指引。《行动计划》的出台正式开启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其中明确提出要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针对“数据中心算力”“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PUE)”等提出了明确指标。

  “双碳”战略目标下,绿色低碳是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再次强调新型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指出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要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

  《行动计划》出台后,各地政府结合当地需求和产业特色,纷纷出台新型数据中心相关政策和规划,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设备厂商、研究机构等在内的产业各方,也面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规范研究,助推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落地。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行业规模约1958亿元人民币,行业规模增速达33.98%。预计到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规模将超过3200.5亿元人民币。未来,随着新基建政策的逐渐落地、互联网及云计算大客户需求的不断扩张,数据中心行业将实现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5952亿元,发展前景广阔。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基建”概念被首次提出,而后不久,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节目指出,新基建包括七大领域: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进入2020年以来,“新基建”概念在国家重要会议被提及的频次明显增加,国家发改委在国家机关层面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等。

  城市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载体,因此智慧城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智慧城市是新基建价值实现的重要需求领域,新基建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新基建的提出将从技术和战略层面重构智慧城市的发展逻辑。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形态,新基建一方面将能够加快城市的产业数字化进程,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城市业态与服务供给。

  当前国内城镇化发展由重视速度向重视质量转型,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快速迭代,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商业应用和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基础技术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环环相扣,共同支撑起我国城市从信息化、智能化到智慧化建设的底层架构。新基建的各个领域中,5G使数据传输实现跳跃式发展,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物联网采集海量数据,并根据反馈提供命令执行支持;云计算提供计算存储等基础服务,为大规模软硬件、数据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平台;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知识图谱的应用,能使城市大数据有效地为城市服务,最终为居民应用、政府办公、领导决策提供强劲支撑,提升城市治理效率,给城市治理机制带来创新。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对全人类生存发展带来重大挑战,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速向碳中和迈进。2020年9月22日,习主席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指出预计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同时要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提出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建筑在全社会的能耗和碳排放占比都比较高。2019年,我国的水平在30%-40%之间,其中建筑运行环节占全社会的比重约为22%;随着新开工建筑与存量建筑的此消彼长,建筑运行环节的碳排放占比有进一步提升趋势。尽管能源结构调整仍是当前“双碳”的核心关注点,但作为全社会主要碳源之一,建筑领域的低碳甚至零碳进程毫无疑问也会得到强化。

  从2021年密集出台的“双碳”顶层设计中,涉及建筑楼宇的部分不容忽视。健全建筑能耗管理体系,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建筑节能管理能力、建筑能效水平,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成为下一阶段发展目标。政策推力在变大,约束性也在变强;而在落地过程中,除了低碳建筑标准及行政监督等制度建设外,建筑节能升级改造、智能化运营、合同能源管理等将会是主要的工程技术手段。

  根据中国节能协会发布的《“十三五”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截至2020年我国节能服务业总产值5916亿元,其中建筑领域项目数量占比43%,工业领域占比42%,公共设施占比15%。根据中国节能协会发展目标,在3060双碳目标促进下,节能服务业有望持续发展,预计2025年行业产值有望达到1万亿元,对应5年复合增速约11%。

  目前我国碳排放的大户依次是电力、工业、交通和建筑,几乎贡献了全国碳排放量90%以上,降碳迫在眉睫,其中商用建筑、城市地铁、医院及数据中心也是公司服务的重点客户群体,随着国家碳减排的逐步推进,将为公司智能物联网业务带来更大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号召,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习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院在建设数量、医疗设备、医护人员数量、就诊患者流量等方面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是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提高国家人民幸福指数的关键指标。近年来,各项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不断下发,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行业发展指明了道路。疫情后,全球对医疗和疾控体系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在国内,医疗投入大幅增加,以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导的医疗新基建已经开始。随着医院常规业务的复苏,各个项目运行已逐步进入正轨,新一年的医疗市场建设与扩容也已提上日程。在政策加持下,医院建设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契机,中国医建市场即将进入快车道,迎来更大发展。

  2022年2月17日,据国家发改委发文,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即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根据CDCC数据,西部地区部分数据中心上架率仅为30%—40%,未能满足65%的标准,东数西算将有效推动西部现有数据中心上架率提升,能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资源,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应用,数字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东数西算工程为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关键一环,全面实施后将有利于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能够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由于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有望充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由2005年的2.6万亿扩张到2019年的35.8万亿,占GDP的比重亦逐年提升。预计中国IDC市场在2020-2022年将以27.0%的年复合增速增长,2022年后在数据量不断增长的驱动下,我国IDC市场规模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预计我国IDC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在2021-2030年或将达到17.2%。

  随着数字经济在全国GPD比重的提高,芯片在各个经济部门的渗透率也不断提升,发展半导体产业关乎我国经济安全。随着美国对于华为、中兴、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的持续打压,以华为为首的中国科技企业正在逐步在零部件供应链、半导体供应链、操作系统等方面推进国产替代。根据ICInsights数据,2020年中国的集成电路的产量占国内1434亿美元集成电路市场的15.9%,高于2010年的10.2%。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制造企业与国产设备及材料企业的合作意愿较强,国产化进度明显加快,市占率不断提升。叠加国内5G、AIoT、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驱动,全球创新中心从美向中聚集,中国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据ICInsights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的集成电路制造将仅占国内整体集成电路市场的19.4%,预计至2030年该比例有望提升至30%。随着中美摩擦加剧,半导体国产化愈加重要,我们认为,国产替代提速下,国内半导体将迎来黄金十年。

  习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愿景规划中,明确提出硬科技补短板的同时,大力发展量子计算、脑科学、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相信在利好政策和国产化新需求推动下,中国半导体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将会从量变引发质变,到2030年前,逐步建成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和软件生态。

  随着科技的竞争与角逐日益加剧,国产化替代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我国科技产业也在积极谋求IT技术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在内的国产化替代,并陆续颁布了有关电信领域、互联网领域以及军队和国家公务机关领域的一系列关于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实现自主可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国产品牌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目前已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商。基于云边协同的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公司为用户提供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平台产品、边缘控制产品和终端应用产品,并提供以自主产品为核心的设备设施和空间场景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以“万物智联,心心相通”为经营使命,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建筑楼宇、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多个市场领域,帮助用户营造节能低碳、高效智慧、安全温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实时数据处理领域,公司主要运用了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工作流引擎等技术手段。

  终端应用产品包括:物联网门禁控制器、AI人脸识别终端、空间场景交互屏、人行通道闸等。

  1.3 物联网应用系统:公司基于“云边端”系列产品的组合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包含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系统、物联网空间场景控制系统、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医用智慧物流系统、智慧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等。

  1.4 解决方案: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及相关物联网应用系统,提供包括咨询设计、自主及第三方产品集成、建设交付、运维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建筑楼宇、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多个市场领域,在每个细分领域都选择近百亿的细分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在细分市场领域,依托产品、案例、品牌、交付、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是以“互联网+园区管理”为理念,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五项新技术,将园区业务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建立一体化的园区内部运营管理平台。

  平台支持web、小程序、大屏、APP等多种使用场景。以微服务高效能的系统集成方式,使得多个应用互联互通,实现应用的优势互补,协同作用形成一个平台生态管理运营服务。

  平台采用了图形引擎、流程引擎等物联网关键技术,实现高质量的2D与3D融合,以及低代码的快速流程构建。

  平台支持众多标准协议和私有协议、关键数据离线缓存、跨平台部署、多平台连接、本地逻辑编排等能力实现。

  在应用层面,平台能够持续挖掘数据赋能及智慧场景应用,并沉淀为应用模型,提供成熟易用的集成管理、能源管理、BIM可视化、运维管理和运营管理应用。

  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平台是依托公司“云-边-端”体系架构开发,为企业提供SaaS化服务的云访客、云门禁、云考勤、云停车、云梯控等一系列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管理平台。

  平台结合了AI大数据分析、AI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应用,按照“集中管理、统一控制”的设计理念,以实现“安全控制、方便管理、人性化服务”等目标,实现企业、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内的多种无感通行及便捷消费,为建筑空间内的企业物管人员及办公人员提供高性能、人性化、可扩展、可迭代的智慧办公体验。

  DasEdge边缘控制器是一款适配多种协议的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产品。它是连接云端和本地设备的桥梁,能够实时采集、处理本地设备的数据,并上传至云端,同时实时响应云端的请求,并对本地设备进行控制的一款边缘端产品。

  该产品以设备对象的方式进行数据管理,支持同时向多平台推送数据,适配不同厂商的不同通信协议,将不同协议转换为标准协议与平台对接,减少设备接入门槛,缩短接入周期。同时可配置设备实时数据按照一定规则上传,以适应平台业务、降低平台数据处理压力、节省流量等,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并具备离线缓存、规则引擎、逻辑编排等功能。

  MIOT7770空间场景控制器是一款适用于单元空间场景控制的设备,它集成门禁功能、智能控制系统功能,具有数据存储、独立运算、实时数据分析、自运行逻辑控制等特点。控制器既可以联网接入云平台,也可以以控制器为中心独立运行使用。

  该产品具有丰富的硬件接口,通过拆分最小单元,建立物模型的方式,使设备适配不同类型的硬件产品以及通讯协议,极大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方法模型加场景模型相互搭配,用户可灵活编辑、自由分配硬件接口的应用方式,根据实际空间应用情况搭建不同的场景应用,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智能化体验。

  以该款控制器为核心,采用“前端设备+边缘控制器+云平台”的方式搭建的智能化系统架构简单、设计灵活、部署方便,且应用成本低。

  InDas物联网门禁控制器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物联网核心硬件产品,是整个物联网门禁系统的中枢。

  物联网门禁控制器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卡一卡一密”技术专利,具有多重安全加密机制,满足员进出场景化管控或人员考勤、消防联动控制、AB门管控等复杂场景化需求,能够给客户带来安全、高效、便捷的身份识别办公体验。

  它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可以对建筑空间内人员高效精准的身份识别,包括疫情期间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精准的身份识别,并具备测温、健康码防疫检测等功能。

  空间场景交互屏,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同时具有人脸识别、信息发布、场景控制三种常用功能的创新终端产品。

  该产品具备工业级品质及商业级外观,是人与办公空间互联互通的交互窗口。它实现了AI人脸识别屏、信息发布屏、终端控制屏三屏合一的应用创新,能够低成本、高效率的满足办公空间内办公人员的身份识别需求、信息发布需求,以及对窗帘、灯光、空调等核心办公环境设施设备进行控制的场景控制功能。

  它结合了人脸、指纹、智能卡、二维码扫码等综合识别技术,能满足客户身份识别的多样性需求。具有在线实时远程故障自检及报警提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方便维护及使用。支持远程控制管理及远距离操作通道闸状态,可满足用户场景化进出管控的特殊需要及快速通行需求。

  此外,达实人行通道闸还可以结合电梯控制系统实现人脸无感通行、智能派梯管理,有效降低疫情期间人员接触式病毒传播风险。

  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为实现机房系统综合能效提升、无人值守且高效安全运行的应用系统。

  该控制系统基于按需供冷和系统寻优两大基本原理设计,通过对冷站所有设备及相关参数的采集,结合负荷预测、模糊控制、制冷主机最佳能效点控制等技术,实现对整个制冷机房系统的控制策略,以达到节能效果。

  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能够提供数据监测、节能控制、运维管理、能源管理等业务功能,实现高效冷站节能效果可持续性。能够提供标准开放的数据接口,与主机控制系统、楼宇控制系统等第三方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同时可与公司自主研发的水蓄冷系统组合应用,利用移峰填谷原理,最大化地节约运行费用。

  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系统由C3物联网平台管理软件和物联网智能控制终端组成,帮助用户实现对建筑空间内人员身份识别、通行管控、联动控制的管控系统。

  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系统采用“平台+应用”的1+N架构和“集中管控、统一身份认证”的设计理念,支持采用本地化、私有云、公有云三种部署方式。以SaaS服务云平台及InDas智能终端直接上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单用户或多用户建筑空间的人员无感通行应用。

  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系统广泛应用于企业园区、医院、公共建筑、轨道交通、商业建筑、学校等领域。

  物联网空间场景控制系统是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并通过空间场景交互屏实现人与空间设备及环境的交互,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智慧温暖光明办公环境的创新系统。

  达实空间场景控制系统由空间场景控制器、空间场景交互屏、门禁控制、窗帘控制、空调控制、投影控制、灯光控制等应用模块组成。

  依托于空间场景控制系统,公司可以基于客户的智能化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的空间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整个系统方案具有成本低、系统集成度高、客户群体广、安装使用便捷等主要优势。

  达实智慧停车系统是以AI视频车牌识别技术为基础,支持多种计费规则、聚合支付及无人值守的高可靠性及稳定性的停车应用系统。

  为企业园区、公共建筑、商业建筑、智慧医院、智慧社区等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可满足不同建筑需求,内容包括:车辆出入口无人值守管理、聚合支付、AI视频车位引导、蓝牙室内精确导航、反向寻车、微信/APP应用等。

  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以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为病人提供智能化服务,对环境设备进行自动化管控,涵盖手术医疗设备、音视频及信息系统等核心应用的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具备手术室质控中心和运营中心两大功能模块,可实现多维度数据分析和呈现。该平台的成功研发及应用推广,可帮助手术室管理者和医院管理部门快速直观的了解手术室运营状态,分析手术室的利用效率、运营成本、医疗质量等关键指标,进而实现手术室的精益管理。

  医用智慧物流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以服务智慧医院建设为目标,可将医院的各个部门和传输工作站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提高物资转运效率,提升医院物资自动化配送水平的应用管理系统。

  医用智慧物流系统包含了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轨道小车式物流传输系统、AGV物流机器人以及垃圾被服回收系统等不同的应用子系统。该系统可帮助医院实现流程优化,并满足医院不同场景、不同种类、不同体积、不同重量等物资的高效安全的传输需求,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帮助构建现代化绿色医院。

  达实智慧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是以“工业物联网+智能环控+乘客服务”为理念设计,实现对地铁全线所有车站、区间隧道、车辆段、停车场等设置的各种正常运营保障设施和事故紧急防救灾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并提供时间表模式、场景模式、联动模式管理,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场景控制、事件联动等功能的智慧地铁应用系统。

  该系统结合工业物联网,通过集中监管、统一调度、综合运维的管控平台,为智慧地铁提供高效的节能控制策略、可靠的系统监控、灵活的调度管理,提高运维效率和乘客满意度。

  能源管理系统被纳入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帮助用能设备充分发挥节能效益。同时,BAS系统结合能源管理数据分析,采用最优的控制策略及节能措施,对地铁隧道、公共区域及设备管理用房的环境进行全天候节能调控,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达实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达实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结构分为五个层次,即清分中心、线路中央计算机、车站计算机、终端设备和票卡。层次结构按照全封闭的运行方式,以计程收费模式为基础,采用非接触式IC卡为车票介质的组成原则,根据各层次设备和子系统各自的功能、管理职能和所处的位置进行划分,能够极大的帮助地铁客户提高地铁运营效率,服务地铁管理人员,并能大大增强乘客的通行效率和通行体验。

  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以AI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该系统以AI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在不同工况及负荷环境下,对制冷系统进行耦合控制,实现数据中心整体高效、稳定、节能运行。报告期内,该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并上线、细分领域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结合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系统、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以及物联网空间场景控制系统等核心应用系统,并高效集成多项智能化应用子系统,为客户提供建筑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方案的主要特点是能有效提高建筑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物管人员的运管成本、强化在楼用户的办公体验、保障设备运行的高效安全。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结合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医用智慧物流系统、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系统、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以及物联网空间场景控制系统等核心应用系统,并高效集成多项医疗专项子系统及智能化应用子系统,为客户提供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

  在医院智能化领域,该解决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以服务患者为基础,将智能化升级到人性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同时通过平台为核心的整体设计打通医院前勤与后勤,实现管理数据的可视化、人性化,极大地提升医院整体的运营效率。

  在智慧手术室领域,公司率先提出手术部精益管理先进理念,依托自主研发的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为医院客户打造全方位、高集成和超共享的数字化手术室,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手术室的工作效率。

  达实久信精益手术室符合智慧医院标准,创新智能物联的设计理念,自主研发的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提供整合化的手术设施、数据平台和各类业务辅助工具,强化手术质控、信息共享、全程追溯和决策辅助,从而对手术室进行全面可控的管理,并以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提供管理优化的数据基础,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地铁管理平台,结合智慧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系统、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以及物联网空间场景控制系统等核心应用系统,并高效集成地铁应用的其他多项智能化应用子系统,为客户提供轨道交通设备设施和空间场景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方案的核心是以地铁运行安全为基础,将提高地铁整体能效作为重要依托,通过对地铁设备设施的智能化管控降低整体能耗及运营成本,并能通过AFC售检票系统等自研系统极大提高乘客的出勤效率及乘车体验。

  公司基于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系统以及物联网空间场景控制系统等核心应用系统,并高效集成其他多项智能化应用子系统,为客户提供智能化及节能整体解决方案。

  方案的亮点是以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中心能耗数据的深度利用,进而优化控制策略而提升系统稳定性和能效。以超低的PUE值作为核心指标进行顶层设计,从方案设计到设备选型,并通过和清华大学共研的 AI优化算法控制逻辑,以达到数据中心设计的最高运行效率。同时,通过整体平台化管理和丰富的项目运维经验,能够给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运维管理服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良知驱动及创新驱动,经历27年的深耕与积累,在为建筑楼宇、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从前期规划咨询、深化设计、产品研发,到后期交付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不断优化服务,建立了以下几方面的竞争优势。

  1.1 解决方案类业务中,用户往往会提出创新需求,市场上现有的标准产品往往难以满足。公司用心洞察客户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1.2 公司具备完善的产品服务体系,基于自主产品的解决方案可端到端的满足用户全方位需求。

  公司基于云边协同的实时数据处理技术,研发生产“云边端”系列产品,并将其组合应用形成物联网应用系统,结合整体项目咨询设计、第三方产品集成、建设交付、运维运营等全周期服务流程,提供面向建筑楼宇、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不同于单纯集成第三方产品的解决方案公司,公司在面对客户多样且不断变动的需求时,能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创新需求。

  公司升级研发了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AIoT V5.1)、医用智慧物流系统、基于按需供冷和系统寻优的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硬件产品高度国产化的C3-IoT云服务、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健康值的计算模型”的达实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创新推出了智能空间场景控制系统、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时空路径算法"的轨道交通清分系统、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

  2.1 用户在采购解决方案型产品和服务时,往往对需求和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有很大顾虑。同行业应用案例对于用户选择有很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2.2 公司长期服务建筑楼宇、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的优质客户。在智慧建筑领域,公司已为200多个城市提供了超过3000个智能化项目服务,包括阿里巴巴、中国尊、爱尔眼科300015)等知名企业总部项目;在智慧医院领域,公司已服务700家以上大型医院,提供6000多间手术室、ICU建设及整体的智能化服务,客户包括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多所著名三甲医院;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已为27个城市超过50条地铁线路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服务,业务覆盖香港、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

  2.3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公司深圳总部大厦达实大厦,打造建筑楼宇标杆;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项目,打造智慧医院创新标杆;依托西南地区首条无人驾驶线号线一期综合监控项目,打造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领域项目标杆;依托深圳市报合大数据中心项目,实现全年PUE能耗指标小于1.25,打造数据中心业务领域标杆;依托欣旺达300207)新能源南昌一期高效机房工程项目,打造办公建筑以及工厂建筑领域节能标杆,助力双碳行动。

  3.1 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方案,订单规模从数十万到数千万不等,优质用户更需要有实力有知名度的企业作为供应商。

  3.2 公司自用总部达实大厦自2019年3月启用,是中国首座获得“双标准、三认证”的绿色、智慧、温暖、光明的大厦,符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运营标准》,按照美国LEED-CS认证最高等级铂金级、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最高等级三星级、深圳绿色建筑认证最高等级铂金级打造,使公司拥有了一个超高层建筑的创新研发对象,各种创新技术和产品快速迭代的大实验室;拥有一个超高层建筑的展示培训中心,通过组织及参与用户体验会、行业展会、交流会等活动,向潜在用户传递我们的产品和方案的科技硬实力;更重要的是,公司同时作为投资者、建设者、使用者,可以充分体验客户和最终用户的真实需求,为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明确目标。

  3.3 公司连续4年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参与被誉为“亚洲医建第一盛会”的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简称CHCC),借助大会的平台,公司的物联网技术为更多人知晓,医院智能化解决方案、数字化洁净手术室、区域医疗大数据平台等产品扩散、普及,得以服务更多病患。大会获得多家权威媒体支持,多渠道联动,品牌推广效果显著。

  3.4 报告期内,达实大厦无人值守机房保持连续两年高能效,获得全国第一个引领级高效制冷机房系统权威认证;基于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的支撑,达实大厦获得2021年COMIN中国(中国建筑运营管理研究院)-建筑运营管理最佳实践项目奖;公司在第二十二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医院建设奖颁奖典礼上被授予“第九届中国十佳运营服务类供应商”称号。

  4.1 解决方案类业务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前期设计环节,还体现在建设交付及后期运维保障环节。

  4.2 达实智能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设计标准均基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智能化的实际需求,升级为更严格、精细的达实标准”,用以打造行业—流的标杆项目。从前期设计、施工工艺,到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纳入公司针对行业特点定制的工程管理PM软件中,确保服务的每一个项目都能实现高质量交付。

  公司20余年深耕智慧建筑领域,在项目实施和运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设置安全、质量、监察、审计四大部门,定期或根据业主方特别要求,对在实施的项目的安全施工、工程质量、现场员工的职业操守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内外部审计、管理评审会等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公司内部制定了项目管理指导手册、项目交付文件作为实施标准;事业部与项目经理签订《安全质量目标责任书》;定期向业主做项目阶段进展及施工工艺情况汇报。

  4.3 报告期内,公司与金蝶形成战略合作,以金蝶苍穹平台为基础,共同升级了公司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公司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涵盖项目的商机、立项、签约、采购、分包、成本、资金、物资的全流程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共享和统一,初步实现了业财一体化,能够及时的了解项目成本和运行情况等信息。通过与金蝶公司合作,减少业务单元工作量,降低分散管理可能造成的风险和成本,在财务管理方面实现了集团合并报表自动生成、费控系统凭证自动生成、客商实现集团统一管控,初步实现财务流、业务流、资金流的打通,有效提高集团资金整体调度效率。

  5.1 解决方案类业务从前期设计,到建设交付及后期运维升级,服务过程均离不开公司团队与用户的深层次、高频度沟通与交流,只有用更好的服务心态,才能更好的保证服务质量。

  5.2 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万物智联,心心相通”为企业使命,通过万物智联,实现人人心心相通,实现万物与人类互联互通,共同成长;同时,不断明心净心,洞察客户的真实需求,看清自己的产品和发展方向;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完善和升级自有产品,加大解决方案中自主产品的比例。

  公司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在需求规划、员工选用育留、学习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管理等六个方面推行达实智能心力资源建设;建立多层次的长效激励机制,对内部的创新业务单元予以倾斜,营造积极进取、奋斗为本的企业文化,使人力资源能够满足业务创新及战略的需求。

  5.3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在基础人才领域、在高校优秀毕业生方面的招聘和培养力度,积极引入外部管理与创新培训课程,有效提升了公司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和创新素养,有效推动了“良知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通过技术创新论坛、专项技术直播等方式,公司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及思维开拓,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在业务实践中落地;任职资格体系建设已见雏形;着手建立“能上能下”机制,为年轻干部成长打开上升通道。

  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目前已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商。基于云边协同的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公司为用户提供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平台产品、边缘控制产品和终端应用产品,并提供以自主产品为核心的设备设施和空间场景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以“万物智联,心心相通”为经营使命,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建筑楼宇、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多个市场领域,帮助用户营造节能低碳、高效智慧、安全温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019年,公司在持续全面反躬自省的基础上找到了前行的强劲动力,2020年决定回归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并明确了2021-2030十年发展愿景目标。

  未来十年,公司将基于自主研发的物联网产品及系统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智能化行业的领导者。

  根据十年愿景落实行动策略,公司在2021-2023三年间的经营重点是,持续创新可面向未来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探索可规模化发展的业务模式,进而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业务管理体系支撑公司规模化发展。

  2021年,公司在办公建筑智能化细分市场取得了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突破,在深圳区域市场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标及签约额大幅增长;智慧医院领域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业务取得重大突破;三个医院PPP建设项目稳健推进。

  受个别地产客户影响,公司计提大额坏账准备,加之久信商誉减值,导致出现亏损。为了充分吸取教训,以便未来更好地应对类似风险,公司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将引以为戒,在未来年度加强风险预警及风险防范。

  受国家 PPP新的会计政策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现较大负值。特殊因素导致的经营数据下行,并未影响我们十年战略和三年规划的实施,公司在主要产品及服务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及长期盈利能力未受影响。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产品及服务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1.54%,且在总收入中占比有所提升。

  2021年,集团整体签约及中标订单金额合计42.1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集团本部签约及中标订单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50%。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单元签约及中标订单金额实现大幅增长,建筑楼宇、建筑节能业务单元签约及中标金额也有小幅增长,为2022年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399.8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6%。主要原因是受个别地产客户流动性危机影响,相关项目涉及商业承兑汇票逾期,工期停滞,导致公司数字化社区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65.9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8.48%。公司2021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为90,462.45万元。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针对上述地产客户兑付风险,公司对该类风险客户的资产可回收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后,计提减值准备共计65,255.18万元;另一方面是公司全资子公司达实久信的项目利润率下滑,新增订单及整体业绩不达预期,公司根据目前的市场形势,结合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意见,计提达实久信商誉减值15,229.28万元。

  1.2.1.3 基于PPP项目新的会计处理应用指南以及个别地产客户商票逾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现较大额净流出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396.2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0.53%。基于PPP项目新的会计处理实施问答和应用案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主要原因是根据财政部于202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及PPP项目合同社会资本方会计处理实施问答和应用案例中,进一步明确了PPP项目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在本报告期将PPP项目合同发生的4.32亿现金流量从原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报告期内,集团整体签约及中标订单金额合计42.1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集团本部签约及中标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50%。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单元签约及中标金额实现大幅增长,建筑楼宇、建筑节能业务单元签约及中标金额也有小幅增长。

  报告期内,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AIoT V5.1)及子系统运营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更新上线,支持单租户多园区、跨平台部署、拖拽式 2D/3D 组态引擎、可视化流程设计引擎,实现物业与企业、用户的高效便捷链接,以及机电设施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精细化管理。该平台既适用于新建物业快速植入,也可通过对现有物业低成本升级配置上线。

  基于按需供冷和系统寻优方面的技术创新,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产品关键技术成果,获深圳市科技成果鉴定-国际先进水平。

  C3-IoT云服务上线运行,系统采用多租户、微服务、容器化、云通信等技术,不仅支持客户本地部署,也支持云端部署以及云服务模式(客户本地软件免部署,设备直接上云)。C3硬件产品国产化率达70%以上,C3-IoT软件系统支持国产硬件平台、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

  智慧医疗领域,久信医用智慧物流业务自主创新研发取得突破,创新技术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同济医院航天城医院落地,该项目技术落地预示着达实久信医用智慧物流自主研发品牌初步形成。

  智慧交通领域,基于既有综合监控系统平台,采用数字孪生、BIM、GIS等技术,研发了三维可视化、应急保障等软件功能模块,成功落地深圳地铁16号线;依据设备运行数据、维护维修数据、优化迭代因素等12项参数及指标研发“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健康值的计算模型”,升级“达实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的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分析算法,成功在深圳地铁3号线 创新产品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该系统主要由公司自主研发的空间场景控制器、空间场景交互屏、应用APP及云平台构成。其中,空间场景交互屏集门禁控制面部识别显示屏、信息发布屏和灯光、窗帘、空调等室内环境设备控制屏等于一体,实现三屏合一。该系统的研发成功及应用推广,可帮助用户实现低成本、快部署、强体验的智能化应用。

  报告期内,在智慧医疗领域,达实智能全资子公司达实久信自主研发的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完成研发并正式推向市场。

  该系统具备手术室质控中心和运营中心两大功能模块,可实现多维度数据分析和呈现。该系统的成功研发及应用推广,可帮助手术室管理者和医院管理部门快速直观的了解手术室运营状态,分析手术室的利用效率、运营成本、医疗质量等关键指标,进而实现手术室的精益管理。

  报告期内,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公司在国内率先将"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时空路径算法"应用于清分系统。

  该系统基于乘客刷卡数据和列车实时ATS(列车自动监控)信息,挖掘乘客出行规律;融合视频AI、列车载重数据、手机信令等多元大数据,精准分析客流时空分布状态;实时分析进出站量、断面客流、换乘客流等客流指标,从而实现精准清分。

  报告期内,在数据中心领域,公司将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应用于西安特发西港大数据中心项目。

  项目综合采用主机群控技术、水系统变温差节能等前沿技术,为数据中心提供完整的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规划设计及低能耗建设服务;通过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准节能控制系统及暖通和各子系统的深化设计将PUE值控制在1.3以内。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于5G网络的室内分布式定位技术研发”的产业化应用研究,并获得深圳市政府600万资金支持。

  参编“国标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40879-2021”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评价技术导则GB/T40010-2021”2项国家标准。

  牵头完成《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申报试点项目》申报,该项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起,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分布极度不平衡、偏远地区的危重患者面临当地医疗水平落后、就医困难的现状。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产品业务销售收入实现小幅增长。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自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93%,为增长带来最大贡献,并有望成为支撑未来自主产品实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区域。

  公司自主研发的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运维管理系统等进一步升级并成功在达实大厦、青岛地标建筑青岛国际航运中心部署上线。

  基于自主研发的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空间场景控制系统及APP,面向办公场景构建的创新解决方案,在深圳农商行、深圳地铁大厦、深圳前海控股大厦、广州华美总部大楼以及雄安商业服务中心等项目中得到应用,提升了大厦整体运营效能,有助于实现大厦高效、节能、降本的目标。

  基于自主研发的C3-IoT平台的一卡通解决方案,在广发银行全国机构全面上线 建筑楼宇智能化业务取得区域营销突破,自主产品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商业建筑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成效显著,深圳区域中标超五亿,同比增长75%。

  在商业建筑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业务领域,公司自主产品应用占比得到提升。自主产品带来的差异体验,已成为公司在商业建筑市场领域的竞争优势。

  因销售目标设置及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院区智能化业务增长未达预期。手术室净化业务也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导致业绩不及预期。但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业务的突破,再一次凸显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的作用与价值;医用智慧物流业务板块取得突破,签约实现倍增,先后签约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医院项目,为医院物资物联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签约宿州市立医院三期院区智能化业务,与院方自一期建设到三期持续保持合作,体现了公司智慧医院项目实施及服务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签约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手术室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和手术室行为管理项目,在项目中关注病患围术期的全过程,对手术室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上述标杆项目的建立,以及公司对业务策略的及时总结和修正,将为公司在智慧医院业务领域实现快速增长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中标及签约额较上一年度实现大幅增长,智慧车站、智慧运维、智慧票务客服创新试点顺利落地。公司持续与深圳地铁集团及香港地铁集团合作,先后签约16号线一期、二期综合监控及电气控制系统项目、城市轨道交通ACC二期系统项目以及12号线工程AFC系统项目,并为港铁运营的深圳地铁13号线提供综合监控及电气控制系统建设服务。

  在数据中心业务领域,因销售组织管理及自身市场定位等方面的原因,标杆项目签约虽有突破,但数据中心业务增速未达预期。公司签约西安特发西港数据中心项目、国能商贸云计算中心一期等标杆,有利于将建设规模大、设计标准高、运行能耗低、节能环保等优势经验广泛应用于更多数据中心项目。

  依托西南地区首条无人驾驶线号线一期综合监控项目,打造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领域项目标杆。

  依托深圳市报合大数据中心项目,实现全年PUE能耗指标小于1.25,打造数据中心业务领域标杆。

  依托欣旺达新能源南昌一期高效机房工程项目,打造办公建筑以及工厂建筑领域节能标杆,助力双碳行动。

  报告期内,公司增加线)的曝光渠道,通过电视媒体、纸质媒体、新媒体等主流渠道以及高频率的线上直播传递最新的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核心技术与服务内容,以引领行业的发展。

  依托公司总部达实大厦,通过组织及参与用户体验会、行业展会、交流会等活动,向潜在用户传递产品和方案的科技硬实力,全年举办24场现场会,接待参观人数逾万人次。

  连续第四年以首席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参展医院建设大会,通过线下展示及线上专场论坛直播集中曝光,在大会上持续巩固达实在智慧医院建设市场的标杆形象。

  报告期内,公司在“点亮数字中国”2021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发展高峰论坛中,荣获“企业数字化十大管理创新品牌”奖项。

  在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峰论坛中,作为智能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荣获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企业50强。

  在中国医院建设奖颁奖典礼上,被授予“第九届中国十佳运营服务类供应商”称号。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授予“2021智能建筑创新企业”称号。

  在物联网智库举办的“2021中国AIoT产业年会”上,荣登2021AIoT新维奖行业先锋榜。

  基于达实AIoT平台的支撑,达实大厦获得2021年COMIN中国(中国建筑运营管理研究院)-建筑运营管理最佳实践项目奖。

  达实大厦无人值守机房保持连续两年高能效运行,获得全国第一个引领级高效制冷机房系统权威认证。

  物联网产品荣获广东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世界安防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2021公共安全产品优秀解决方案奖”。“AIOT智慧城市物联网管控平台”荣获2021年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第四届智慧安防优秀解决方案奖”。

  轨道交通高效智能环控系统深化设计能力获深铁建设集团认可,获深化设计竞赛一等奖。

  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与华为、广州地铁设计003013)院、深信服300454)科技、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强强合作,共享技术及资源,携手助力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力构建智慧城市的生态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与金蝶形成战略合作,以金蝶苍穹平台为基础,共同升级了公司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公司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涵盖项目的商机、立项、签约、采购、分包、成本、资金、物资的全流程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共享和统一,初步实现了业财一体化,能够及时的了解项目成本和运行情况等信息。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与金蝶公司合作,减少业务单元工作量,降低分散管理可能造成的风险和成本,在财务管理方面实现了集团合并报表自动生成、费控系统凭证自动生成、客商实现集团统一管控,初步实现财务流、业务流、资金流的打通,有效提高集团资金整体调度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商业建筑业务单元建立和完善了销售支持、技术支持、交付三大平台,在销售、技术支持、项目实施岗位形成了数十个作战小组。依据项目需要,灵活组合,大大增强了销售、技术与实施间的配合度及团队灵活性。有效将个人能力转化为团队实力,并通过新的激励制度激发小团队的经营活力与创造力,真正做到开源节流,多劳多得。

  报告期内,达实久信通过变革,改变了原有的项目管理模式,成功引入一批项目经理,为公司项目实施注入了新鲜血液,并为后续项目管理流程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明显意识到引进核心技术人员、业内专家及高端人才对公司业务快速成长的促进作用,但引进工作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公司继续加大在基础人才领域、在高校优秀毕业生方面的招聘和培养力度,公司规模化、标准化招聘和培训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力度仍需加强。

  公司积极引入外部管理与创新培训课程,有效提升了公司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和创新素养,有效推动了“良知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通过技术创新论坛、专项技术直播等方式,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及思维开拓,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在业务实践中落地。

  公司管理团队,尤其是中高层管理团队的年轻化建设工作仍需加强。公司任职资格体系建设已见雏形。报告期内,公司已着手建立“能上能下”机制,为年轻干部成长打开上升通道。

  报告期内,公司基本薪酬,加绩效奖金,加股权激励等物质层面的激励体系已基本成型并在经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岗位升迁,加荣誉表彰等精神层面的激励体系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面向创新业务单元的激励体系建设仍需完善。

  报告期内,基于多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进取、奋斗为本的企业文化基本成型,并多次在抗疫防疫等突发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把企业文化作为第一课,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10期,共369名新员工参加培训。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持续创新,加强老员工培训,明确良知驱动是创新发展的基础。通过专业技术、管理培训、内部交流会等方式,提升老员工的管理知识及操作技能,全年组织培训100余场,总课时近3万小时,参训7000余人次。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源自易经的企业白皮书”,使达实企业哲学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易经》《道德经》《大学》等百日学习活动,建立与供应商和客户的链接,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以丰富的内在精神财富与大家分享。

  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加强维护及拓展融资渠道,强化集团资金管理,防控债务风险,调整融资结构,提高综合融资效率,各项偿债指标良好;另一方面,加强项目管控与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对应收账款进行多维度管理,实时跟进关键项目收入进展情况,重点关注疑难应收账款落实,加快资产周转,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提升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

  报告期内,面对个别地产客户兑付危机,公司高度关注,通过每周编制周报提交管理层、成立“风险处理小组”跟踪处理相关事项、积极推进已完工项目的验收及结算工作、改变与个别地产客户现有工程的结算方式等途径,多方位、多渠道降低公司风险,并与问题项目及项目所在地政府保持密切沟通,共商解决之道。管理层基于真实反映公司资产状态及保护股东权益的考虑,财务上做了资产减值处理,相关催收工作仍在积极推进当中。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对资金投入较大的3个PPP项目的人力配备,克服疫情困难,在建设交付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洪泽项目基本完工,完成政府考核;桃江项目完成五方主体验收;淮南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施工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项目团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综上,管理层认为,本报告期公司收入及利润的减少主要是由个别地产客户自身兑付危机影响公司项目回款所导致。公司创新能力及业务组织能力有所提升,公司在主要产品及服务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及长期盈利能力未受影响。

  未来十年,公司将基于自主研发的物联网产品及系统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智能化行业的领导者。

  根据十年愿景落实行动策略,公司在2021-2023三年间的经营重点是,持续创新可面向未来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探索可规模化发展的业务模式,进而通过建立数字化的业务管理体系支撑公司规模化发展。2022年,公司将坚持良知驱动与创新驱动,坚持既定的十年企业发展战略。公司将聚焦重点区域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持续加强技术及产品领域纵向创新,完善新一代智能化创新解决方案;实现产品和解决方案业务在广深区域智能化市场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实现轨道交通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业务的快速发展;实现医院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业务的快速发展;实现医院智能化、医院手术室净化,以及数据中心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等业务的稳健发展。公司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率先实现达实大厦的碳中和,并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持续加大双碳背景下的建筑节能及低碳服务投入力度。

  展望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带来的挑战,以及大湾区建设、双碳战略以及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带来的市场机遇,我们将充满信心,坚定前行。

  2022年,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在已有的产品系列上持续投入研发力量,持续升级迭代,实现纵向创新,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

  持续加大对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平台、边缘控制产品、人脸识别产品等核心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大EMC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物联网空间场景控制系统、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医用智慧物流系统、智慧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等系统的研发投入。

  2022年,公司还将积极探索与双碳相关的物联网技术与产品研发课题,探索基于5G等创新技术的碳监控平台研发可行性,研发出能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更好服务的技术和产品。

  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结合生态伙伴产品及系统,面向重点行业用户,创新研发面向智慧楼宇、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更全面完整的应用需求。

  保持和加强公司业务在深圳已有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大公司自主物联网产品业务在深圳的投入力度,实现深圳区域签约倍增目标。同时加大在广州地区的投入力度,实现广深区域业务的快速增长。

  持续聚焦智慧楼宇、医院、城市轨道交通及数据中心等重点应用领域,坚持纵向创新,深度满足用户需求。

  公司各部门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方案创新、品牌市场、信息系统、行政后勤以及物业服务等各个方面全力为业务团队赋能。

  在达实大厦已有的国际国内绿色建筑顶级认证、国内首个中央空调超高能效引领级示范项目权威认证基础上,2022年,争取通过持续的节能努力及碳交易手段,率先实现达实大厦的碳中和。保持和进一步加强达实大厦在智慧建筑及低碳节能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

  2022年,公司将继续依托企业总部达实大厦打造建筑楼宇领域行业标杆,同时,加强在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重点应用领域的标杆项目建设及推广工作。

  除继续参加相应细分市场的各种品牌宣传活动外,公司将继续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助力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持续巩固和进一步加强达实智能在智慧医院建设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加强重点区域品牌宣传,提升公司公司在重点区域的品牌影响力。

  随着公司研发力度的持续加大,自主产品的先进性、创新性需要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了解和掌握。2022年,公司将在广深区域面向建筑设计院、全国范围面向行业设计院加强技术和市场推广工作,让越来越多的项目在设计之初就接受达实的先进技术理念,为后期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垫定基础。

  完成系统展现功能模块的开发工作,上线运行。在优化现有系统的易用性、操作性的基础上,挖掘系统的数据价值,通过各种报表的形式展示出项目运行的数据,为公司运营提供参考。同时,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办公数字化水平,构建达实员工的数字化办公平台,并加强移动端的应用。

  在销售管理方面,分析已有数字化系统及销售管理需求,确定营销管理数字化的路径和实现手段,完成对业务单元已有系统的升级工作。

  继续推进和完善销售、技术、交付铁三角作战模式变革,通过组织流程变革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加强组织流程标准化建设,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复制深圳成功模式,三大作战团队成建制拓展,争取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中标项目个数翻番,并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完善外地项目推进及管理经验。

  在智慧建筑领域,要在广深区域实现解决方案业务与产品业务的协同营销。在广深区域面向智慧建筑业务领域的重点客户,试行客户经理负责制,建立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由客户经理统一面对和服务一个用户,统一调度管理公司内部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

  在医院智能化业务领域,洪泽、桃江两个PPP项目首先要保证完成医院建设交付任务并投入运营,洪泽PPP项目实现移交运营的既定目标。同时,要将三个区域营销中心的组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着眼2023年度及未来,PPP项目公司除了负责建设运维,还要以此为支撑发展成为区域市场的营销中心。通过升级迭代PPP医院的智能化系统、手术室净化和精益管理系统、医用物流系统等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医院专业系统,拓展区域智慧医院多细分领域专项服务。

  在管理费取费比例及考核等方面继续完善制度;继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对工程分公司充分授权;巩固管理铁三角模式,在项目获取、策划实施和审计回款三个方面加强组织力量;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质量及安全管理手册执行工作,对违反质量及安全标准的顶格处理;在组织建设方面,加强项目经理组织力量及培训力度。

  持续加强对行业高端人才的招聘力度。同时完善高校毕业生的批量招聘机制及渠道,做好新生代的培养和留用等配套机制。

  打通人才的晋升通道,持续推动公司人才梯队的建设,增大年轻力量在中/基层管理干部队伍中的比例,推动人才驱动创新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建立严格的“能上能下”的制度,并以此拉动任职资格体系建设工作,进而拉动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工作。

  继续探索面向创新部门、支撑部门以及协同作业领域的激励机制,全面支持业务发展。持续强化公司内部岗位升迁及表彰机制的建设工作,继续提升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及职业成就感。

  坚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提升员工的文化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进而形成更好的方案及心态服务客户。通过传统文化学习建立与供应商和客户的链接,继续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以丰富的内在精神财富与大家分享。同时加强现代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的学习培训。

  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管控,结合公司以往的实践经验,强化公司治理,切实落实公司内控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市场反应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加强项目立项管理工作,定期评估客户信用风险,面对可能出现重大信用风险的用户,尽早终止项目前期跟踪工作,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投标和预算管理,全流程把控项目风险。

  加强项目管控与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对应收账款进行多维度管理,实时跟进关键项目收入进展情况,重点关注疑难应收账款落实,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提升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

  虽然本年度针对个别地产客户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但公司仍将会持续多方位、多渠道积极应对,保障公司权益。

  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客服头部
021-62669626
021-66307555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