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C

联系方式

ontact us

联系人:
手机:
电话:021-62669626
传真:021-66307555
E-mail:@mileM6guanwang.com
Q Q: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金勺路168号24幢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国务院: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鼓励引导龙头医药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点击数:616      更新时间:2023-09-30

  这位国企董事长,两口子理发、焗油花费15万多,都让老板买单,他还安排19名亲友到公司任要职!

  恒大一项目发文:业主可申请延缓还贷,直至交房!最长可至明年底,不上征信不罚息

  ◎会议指出,要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会议强调,要加大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一批医疗装备领域领军人才。

  8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

  会议强调,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全局。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基础指数(2022)》显示,去年,我国十大领域工业基础指数为31.68,提升幅度为近年之最。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的提升速度最快。

  关于我国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的的发展,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术传承中心教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理事文愈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我国医药工业起步早、发展时间长、门类齐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走上了独立自主的研发和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医药工业产值逐步攀升,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持续提升。

  针对当前我国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表示,一是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不足,这主要是由于规模化医药工业企业主体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医药工业科技人才资源不足,科研院所、高校相关方向成果转化水平仍待提高等多方面因素所制约。

  二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相对应的新型管理模式、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要调动医药企业生产积极性、研发积极性,在改变企业经营观念上还需要政策加以引导。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已有多份文件关注推动医药创新、研发,如《“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强调,医药工业将进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文愈龙表示,“全链条支持”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一是人才,这是作为研发创新的主体;二是市场,这是研发创新的主要动力;三是技术,这是推动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突破点。还有就是管理,包含了环境培育、知识产权方面法规制度完善等层面。

  “以上几个要素体现了全链条的理念,就是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创新实干人才的成果评价,同时充分培育良好的市场,对研发创新技术工作和资本优化配置要形成助力和推动。而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则需形成联动思维,以科学的管理推动技术创新,以技术要求为导向,不断优化革新管理上不适应的部分。”文愈龙说。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大保护力度,维护中医药发展安全。要高度重视国产医疗装备的推广应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促进国产医疗装备迭代升级。要加大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一批医疗装备领域领军人才。

  对此,文愈龙认为,要充分认识中医药“五种资源”论断里“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这两个资源优势,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就是原创性,彰显了我国卫生、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完整、准确和高水准的中医学术传承是确保中医五种优势资源,特别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转化的基础。

  他进一步表示,在中医发展安全方面,要建设完善现代化管理体制,不断推动中医药管理现代化、学术研究现代化,加大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力度,这样才能形成发展合力,也有助于筑牢发展安全的基础。

  此外,会议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指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要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建设,确保住房建设质量,同时注重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

  2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客服头部
021-62669626
021-66307555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