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C

联系方式

ontact us

联系人:
手机:
电话:021-62669626
传真:021-66307555
E-mail:@mileM6guanwang.com
Q Q: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金勺路168号24幢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把握行业爆发机遇 攻占高值器械市场

点击数:869      更新时间:2023-01-04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可归纳为:国际巨头产业链垂直垄断,本土进口替代持续发力。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医疗器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未来二十年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城镇医疗卫生机构的持续扩容,以及民众医疗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本土医疗器械市场容量将被进一步的大幅开启。

  一直以来,我国在新型医疗器械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产品大多附加值较低。虽然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销路尚可,但来自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同质化竞争压力正在不断加大,其盈利空间必将逐渐缩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疗器械企业很可能即将面临大洗牌的局面。如何对行业竞争的现在与趋势进行清晰的研判,成为我们医疗器械行业抓住市场扩容机遇,提升产业国际地位的关键。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可归纳为:国际巨头产业链垂直垄断,本土进口替代持续发力。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跨国企业在我国医疗器械高端市场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和体外诊断等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 75%,中国医疗机构每年都要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大量医疗装备。国内的三级医院一般都采用进口医疗器械,即使是二级医院,也有 2/3 的医疗器械是进口产品。具体而言,在我国医用器械领域,约80%的 CT 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然而,随着国内大医院高端设备制备需求呈现饱和趋势,高端医疗器械需求增幅放缓。而在“医改”的背景下,农村市场也成为了跨国公司试图争抢的潜力市场,跨国公司为巩固和扩张其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市场份额,正在积极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本地化研发等手段向中低端市场渗透。比如,GE 医疗近些年大力推行本土化研发,其开发出的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便携式超声仪”为其在中国市场业务的 25%的增长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敦力则通过先投资再合资的方式与山东威高合作运营骨科器械产品,计划通过威高在二、三线城市强势的营销能力和渠道打开中低端市场,同时加紧研发脚步推进本土化进程。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进口产品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生产的大型精密型医疗器械,而出口产品主要以医用耗材、按摩器具、常规设备等中小型产品为主,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导致我国长期以来在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随着我国研发、生产水平的提高,与国外医疗器械生产技术差距渐渐缩小;常规医疗器械设备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高端医疗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且部分产品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由此表现为我国出口逆差逐步缩小,并于2005年首次实现顺差。从出口金额看,欧美及日本仍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而包括中东国家和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仅占我国出口医疗器械产品的百分之十几,这表明欧美发达国家虽然遭遇了经济危机寒流,但仍拥有巨大的进口实力。近年来,我国对欧美、日本的高端诊断仪器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去年我国对俄罗斯、巴西、乌克兰等国家的医疗器械出口金额猛增43%,从而使这些国家成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新的热点市场。

  从总体上分析,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产品出口优势较大,而高档产品的出口数量小,竞争力也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弱得多。近年我国在黑白B超、彩色B超、国产CT机、X光机、MRI等一批高端诊断成像仪出口方面开始取得突破。不仅中亚国家和印度、东盟国家,就连美国和欧洲也已成为我国主要诊断成像仪的出口市场。

  2011年我国本土公司如沈阳东软、万东和深圳迈瑞等公司生产的CT机、MRI和其它高端诊断成像仪的年销售额合计已超过2亿元。这表明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再也不是外资企业产品一统天下。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中、低端市场中具有天然优势:如较低生产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享受政策支持的相对倾斜,对本地化渠道掌握的优势等。国内企业主要占据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中、低端市场,一些细分行业出现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较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而在低端耗材和黑白 B 超等低端医疗器械领域生产厂家较多,产品区分度低,行业集中度低。迈瑞已经在国内高端监护仪市场占有率达 49%,五分类血球仪、全自动化仪和彩超等核心产品的部分自主创新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高端耗材产品龙头山东威高也正在通过与美敦力的合作提高技术和品牌,渗透高端市场。

  目前,心血管支架类产品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国产血管支架零售额已经赶超进口支架,并涌现出微创等血管支架领域的领军企业,表明国产支架已在植入式支架这一高端器械产品市场上站稳脚跟。而且我国自行开发生产的支架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1/3-1/2,国产支架受到越来越多病患的青睐。

  骨科材料包括骨折用固定钢板、螺栓和骨水泥等常规材料。目前国产骨科材料全面压倒进口材料,首次占上风。各地卫生部门和医院加强了医保费用控制,加上进口骨科材料价格太昂贵(通常为国产骨科材料的2~4倍),越来越多病人主动选择国产骨科材料。

  进口试剂价格过于昂贵,如MRI使用的造影剂每次需要上千元费用,而国产试剂仅需几十元到上百元。两相比较,病人更愿意选择国产试剂。现在我国科华、复星等公司生产的诊断试剂质量已与进口试剂不相上下,所以,国产试剂开始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总之,高端医疗器械由进口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家用医疗器械产品所占份额还比较低。目前市场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包括中西部地区在内的广大区域仅占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的较小份额。这反映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过大。目前,家用医疗器械产品仅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14%。而在国外这一比例一般在2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家用医疗器械产品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但我国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等,已开发上市“百奥奇脑健康仪”、“频谱仪”等一批适合家庭使用的新型电子医疗器械产品,并已开始在市场畅销。这表明我国长期滞后的家用医疗器械新品开发工作已开始加速。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基层需求持续爆发,技术升级仍将提速。具体呈现以下以下趋势:

  从初级卫材为主的初创阶段到门类扩张的起步阶段,再到 90 年代民营资本推动的结构性变化阶段,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完成了原始技术和资本积累,并初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布局。我国过去十年的医疗器械市场增速始终快于药品市场;即便如此,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目前仍处于“初生”阶段。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以下,与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42%相比,存在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仍将会继续快于药品行业增速。中短期看,在新医改政策下,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填补缺口”和“更新换代”将促进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迅速增长。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技术革命是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长期快速增长的内生性动力。

  从2008年到2010年,我国有80多亿元的资金投向农村医疗器械的采购,这主要受益于新医改下国家对农村基层市场以及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一些基础的医疗器械例如超声波诊断仪、生化分析仪及X光机等将显著受益。近五年来全国医疗机构数目的稳步增长,而且这种趋势的具有一定稳定性,未来几年将带来大量的医疗基础设施投入,医疗器械和器具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必然会受益于整个行业扩容所带来的利好,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也将显著受益。

  我国的医疗器械产品也将更人性化并注重易用性和精确性,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开启微创医疗器械的新时代,过去医疗器械产品精确度不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负作用,然而现在医疗器械开始进入或微创伤的时代,一些微型化、智能化的高精确性的医疗器械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出更适用于家庭自我监护与诊断及远程医疗器械产品。另外,我国还将大力发展和辅助医疗器械,如心脏移植、皮肤移植、血管移植等,以最大程度的防御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方面出现的隐患。

  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将向更高科技的方向发展,更智能化,应用其他学科领域的数字技术,如今生物智能以及机器人智能发展有很大的突破,我国也将在未来的医疗器械中加入高科技的因素,如机械传感器材、智能器械临床实验系统等等。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将融入信息与互联网,从而向物联网医疗器械方向发展,届时,生活中就可以实时检测身体健康状况,并将信息传到用户的移动终端,并给予合理的建议,这一技术的实现将大大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高集中度,企业利用规模和资本的优势可以进行大量研发投入,并且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规模化也一定程度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寡头主导局面还未显现,行业还处于较低的集中度。2006 年新医改启动后,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多元化战略诉求、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资本力量成为行业整合的催化剂,在行业内生特性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集中度提升和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将通过兼并收购,推动行业走向集中。在综合化和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将涌现更多的细分市场龙头,并且催生未来的行业巨头。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应准确把握行业竞争的现状特点,顺应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趋势,培育本土的龙头企业制衡垄断,尽快合理转变生产格局,瞄准产品发展的潜力方向,实现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为成为高端医疗器械的强国蓄力。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亿用户。

  声明:39健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客服头部
021-62669626
021-66307555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