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手机:
电话:021-62669626
传真:021-66307555
E-mail:@mileM6guanwang.com
Q Q: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金勺路168号24幢
(原标题:回首医疗器械2022:“创新+国产替代”两大主线驱动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2年,受到疫情防控政策、集采政策、国际地缘、美联储加息等多重因素影响,医疗器械板块整体跟随生物医药板块波动,呈现前高后低、震荡波动的走势。截止2022年12月31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约为18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最末。
从业绩表现看,2022年117家医疗器械企业(除ST)共计实现营收3096.38亿元,同比增长21.83%,实现归母净利润802.52亿元,同比增长18.31%,主要因新冠检测公司贡献业绩增量,如果剔除14家新冠检测为主的标的,22年器械板块收入2062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下降18.7%,内生业绩在2021年基数以及疫情反复下表现承压。
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国家医疗产业政策支持的推动下,行业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医疗器械产品丰富度增加,配套服务体系趋于完善,产业链整合加速,国产品牌效益日益凸显,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涌现了众多优质厂家,医疗器械领域国产品牌占有率逐步扩大,部分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经过多年的国产替代,国产品牌占比已超过进口品牌,但在大型高端影像和治疗设备领域、有源高值耗材等领域,进口品牌占比依旧较高,广大基层医疗机构普惠性医疗设备使用需求仍未能满足。
2022年,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及配套产业链的成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扶持国产设备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中国医疗设备行业的国产替代黄金期已加速到来。例如,地方政府医疗专项债、财政贴息贷款等为医疗新基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上一轮医院扩张建设竣工进入医疗设备采购周期,以及医疗机构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相关国产医疗设备需求有望持续上升。
根据招采平台2022年CT公开招标采购数据,2022年联影医疗超越GE医疗位居行业第一,市场份额为26.82%,其次是GE医疗21.55%、西门子医疗17.11%、东软医疗13.41%。
联影医疗作为国内影像设备龙头企业,拥有影像设备全产线布局,多款产品创造了行业或国产“首款”,包括行业首款4D全身动态扫描PET/CT产品、首款75cm孔径3.0TMR产品、首款CT引导一体化CT直线加速器等产品。
从竞争格局来看,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巨头设备企业业务模式相似,均覆盖高端医学影像全线设备,且均较早进入行业,发展历史较长,以联影医疗为代表的国产企业仍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国内市场,2022年前10大医疗设备企业收入占行业整体收入的比例约为80%,其中收入最高的医疗设备上市公司与收入最低的医疗设备上市公司的收入差距由2018年的136.26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302.1亿元。因此,医疗设备中小企业,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并未积累足够资金的,在当下市场竞争格局下会更难撼动头部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头部企业将快速蚕食中小企业的常规产品市场。
因此,未来行业内的收并购及企业出清或将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优质资源及业务将进一步集中,进而使得头部领军企业拥有更为充足的资本进行技术研发及市场开拓。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趋势事实上是有助于产业整体发展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头部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综合竞争力也将逐步与国际巨头比肩并跑,医疗设备的国产替代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伴随出生人口的持续走低,以及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2022年是退休与新增入职人口倒挂的开始,未来十年也将会是医保面临持续压力的十年。因此,传统医疗技术、竞争充分的医疗产品必将是医疗控费的最主要目标,通过国家层面的带量集采、各省际联盟的联合带量集采、单一省份的试点带量集采等多种手段带动相关企业以价换量,提升细分行业、细分产品品类的集中度,提升中标企业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控制成本、降低价格。
2022年,集采已延伸到医保范畴之外,渗透到消费医疗。截至目前,已有生长激素、种植牙、隐形正畸、OK镜等未纳入医保范畴的高毛利消费医疗产品纳入集采。除国采外,2022年我国共开展了14次高值耗材省际联盟集采,未来集采的进一步扩面、提速或将进入常态化,更多品种和领域将与集采产生交集。
在带量采购范围不断扩大的大环境下,创新升级成为医疗器械赛道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创新医疗器械发展预留了一定安全区,例如指导各地将创新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进DRG和DIP支付标准等环节对创新医用耗材等予以支持,为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安全空间等。
同时,脊柱集采、电生理集采、冠脉支架集采续约都表明,集采是在保证临床效果的前提下,压缩渠道费用,给予生产企业合理利润。总体而言,集采政策已有明显调整改善,集采规则不断优化完善、降幅温和理性。
结合国产替代,疫后需求复苏,医疗新基建持续高景气等市场背景来看,当下对于隐形正畸、种植牙、OK镜等消费医疗产品以及中高端医疗耗材企业而言,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产品临床效果过硬、配套服务优秀、供应能力出众、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终将成为时代的赢家。
从研发费用来看,80家体外诊断及医疗耗材企业2022年研发费用总额达124.6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7.7%,2018年至2022年的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为34.72%,近五年研发费用总额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这也侧面论证了创新正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其中,乐普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业务升级优化过程堪称创新时代下最具代表性的线年公司重磅产品心血管类药物、冠脉支架相继纳入集采,曾被认为是较大的利空。但乐普凭借冠脉介入领域的“药可切”等创新产品组合快速弥补金属支架集采带来的影响,同时采取内生和并购同行战略,扩大对有广阔发展前景领域的战略布局,如消费医疗领域的OK镜、隐形正畸等,确保了业务稳步向上增长。
纵向来看,中国经历了近30年高速发展,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人才、供应链及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监管政策、产学研结合、资本投入等多方面已日趋成熟,在多领域进口替代逐渐完成后,创新医疗器械将是产业各方关注重点。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创新医疗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乐普医疗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联影医疗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